• 2014年第2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增长实现逻辑——基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视角解密

      2014, 20(3):1-1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1

      摘要 (1821) HTML (260) PDF 4.01 M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经济结构是解密中国增长的逻辑起点,也是寻求公平增长的重要考量,结构与增长的恰合是理解中国高增长奇迹出现的关键,而经济结构扭曲问题的集中爆发则是引导中国进入低增长时代的原因。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质加以梳理,从中寻求中国区域实践的特征事实和机理逻辑,强调经济结构是区域增长的“深层原因”,更进一步明确省市边界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适宜空间尺度,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配置是塑形中国梯度发展格局的根源,结构性必须加以强调。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区域经济应在结构转变中谋求公平发展。

    • 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

      2014, 20(3):12-2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2

      摘要 (1409) HTML (483) PDF 1.75 M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基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资源状况以及经济体制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效率并不相同。为此,文章在外资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外资质量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各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存在差异,即资本异质性会直接影响FDI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甚至方向。由此得出,在引资及消除FDI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平衡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思路,即从单纯强调增加引资数量转向提高资本的质量,增加外资的投资产出效率。

    • 统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研究

      2014, 20(3):21-2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3

      摘要 (1975) HTML (458) PDF 1.27 M (1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统筹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环境战略的考量。着力统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拐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思维模式,基点是构建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体制,关节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行为模式,重点是完善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在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屏障,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文章在深入调研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统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主张。

    • 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深层思考

      2014, 20(3):27-3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4

      摘要 (1843) HTML (287) PDF 1.30 M (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任何国家或民族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都客观上面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以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来回应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实质是以国家自觉、社会自觉、人的自觉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厘清人们的能动性选择与事物自然规律及属性之间的一些理论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 沪深股市周内效应再检验

      2014, 20(3):33-4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5

      摘要 (1587) HTML (420) PDF 1.59 M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GARCH(1,1),GARCH(1,1)-M和EGARCH(1,1)模型,对中国沪深两市收益率进行了收益率均值的周内效应和收益率波动性的周内效应实证分析。同时对样本区间进行分段处理,以检验自1996年起实行的涨跌停板制度对股市周内效应是否存在削弱作用。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在相应的样本区间存在显著的周内效应,但是在不同区间周内效应的具体分布不尽相同。同时发现,股票风险的增加能够增大收益率,且收益率的波动性存在杠杆效应。

    • 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板IPO首日折价行为研究

      2014, 20(3):42-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6

      摘要 (1762) HTML (385) PDF 1.49 M (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IPO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核证监督和信号传递效应两方面。国外学者利用发达资本市场数据实证发现:有创业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IPO首日折价低于无创业创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然而,一些学者利用中国创业板数据实证却发现:有无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首日折价率并无显著差别。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结构,运用信号博弈和两阶段博弈模型探寻中国创业投资在IPO首日核证监督效应微弱的深层次根源。

    • 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行业差异实证研究

      2014, 20(3):48-5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7

      摘要 (1403) HTML (276) PDF 1.27 M (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行业出口单位价值数据,采用行业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估计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行业差异。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的行业差异大,制造业的传递率高于初级产品,对资源依赖性低的制造业高于资源依赖性高的制造业。但行业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不是汇率变动本身,而是不同行业的成本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以上研究结果意味着通过汇率变动调整贸易收支的政策必须充分考虑中国贸易的商品结构和不同行业成本结构差异。

    • CDO定价影响要素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2014, 20(3):55-6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8

      摘要 (1289) HTML (295) PDF 1.02 M (1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CDO是目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也是定价很复杂的一类信用衍生产品,其定价的关键就是违约概率和违约相关性的估计。文章在Merton扩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并结合copula函数来生成具有相关性的违约时间分布,然后计算出各个违约时点,进而求出标的资产组合的违约损失。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收益面和损失面的期望值,最终对各种要素对CDO定价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比较。

    • 高管特征对提升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

      2014, 20(3):61-6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09

      摘要 (1437) HTML (328) PDF 1.54 M (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高管特征对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任期和高管持股与企业R&D投资效率正相关,高管年龄与企业R&D投资效率负相关。通过对重庆市与东中西部典型地区(上海、湖北、四川)的对比分析发现,重庆市R&D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都远低于其他三个地区;同时,重庆市R&D投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依靠企业,政府对R&D投资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看,重庆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R&D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

    • 政策环境、关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

      2014, 20(3):70-7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0

      摘要 (1815) HTML (255) PDF 1.18 M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将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界定为个体网络、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的前提下,利用重庆230家样本微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环境、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策环境、商业网络、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环境负向调节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即良好的政策环境弱化了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作用。

    •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动与核心企业智力资本关系研究

      2014, 20(3):77-8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1

      摘要 (1599) HTML (349) PDF 2.24 M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流动与核心企业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分为知识交换和知识整合,对智力资本采用了经典的三要素分类法: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分别从智力资本动态性、智力资本管理模式、SECI模型和组织学习四个方面用文献述评的方法分析了知识流动的过程就是智力资本管理的过程。通过对237家企业发放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别分析了知识交换和知识整合对核心企业智力资本三要素的影响。其中:知识交换与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之间正相关,知识交换对结构资本没有正向影响作用;知识整合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均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完善了知识流动与核心企业智力资本的关系,认为知识流动顺畅将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智力资本。

    • 中国独立学院与公立专科院校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2014, 20(3):88-9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2

      摘要 (1406) HTML (252) PDF 1.32 M (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独立学院和专科院校都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客观、系统、科学的评价,从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文章详细论述了中国独立学院与公立专科院校评价的意义、思路、原则和具体做法,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以及相应层面高等教育需求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

      2014, 20(3):95-10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3

      摘要 (1203) HTML (318) PDF 1.55 M (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选取2000-2010年重庆市统计数据,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生态环境代价、国民经济素质以及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等六个方面构建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分析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在2000-2011年间稳步提升。经济结构作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六个维度之一,是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重庆市政府必须加大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公共安全投入,降低政府支出,以消除相关制约因素,保障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 国外城市土地分层利用制度及其启示

      2014, 20(3):103-11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4

      摘要 (1228) HTML (615) PDF 1.80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土地从平面利用至立体利用的发展趋势使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成为必然和可能。而国外城市土地分层利用制度有许多成功经验,均值得研究和借鉴。中国不宜引进大陆法系地上权概念,建设用地分层利用制度应以大陆法系国家严谨的学术概念统摄建设用地分层利用诸形态,借鉴英美法系较为灵活的实务经验对具体情况进行区别规定。

    • 大数据:电子数据证据的挑战与机遇

      2014, 20(3):111-11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5

      摘要 (1626) HTML (476) PDF 2.22 M (1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海量电子数据中去寻找那一丝与诉讼相关联的证据犹如海中捞针,使电子数据证据收集的成本增加,电子数据证据偏在成为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及数据挖掘方法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对电子数据证据的收集与司法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新的电子数据证据的采集方法,大数据挖掘技术也给电子数据证据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在大数据时代最需要做的是努力使电子数据证据收集模式借助于大数据处理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把握大数据创造的机遇,完善电子数据证据收集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对应用新技术收集电子数据证据给予相应的证明力,才能有效保障当事人公平地接近证据,维持当事人在诉讼上公平公正竞争,以促进诉讼及发现真实。

    • 公开盗窃理论构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质评

      2014, 20(3):120-12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6

      摘要 (1824) HTML (387) PDF 1.89 M (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开盗窃学说在理论前提的认识上,置盗窃的秘密性于无关紧要的地位,这种学说以现实存在公开盗窃作为立论依据采取循环思维想当然地借鉴国外刑法学说,主观地解读处罚上的空隙,因而该学说在理论构建的必要性上存在认识论上的偏差。同时,公开盗窃说在理论证成上不恰当地使用了文理解释、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的方法,在确立盗窃罪的边界以及建立盗窃罪和抢夺罪等其他侵犯财产罪的区分标准上均不完满,由此,公开盗窃理论在构建方法上也存在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问题。在盗窃罪学说上应当进行理论辨正,维护盗窃罪秘密窃取的罪质内涵。

    •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再利用的立法规制

      2014, 20(3):129-13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7

      摘要 (1614) HTML (509) PDF 1.26 M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个人信息承载着其主体尊严与自由等伦理价值。在网络因素作用下,这些价值的层次差异性凸显,而对该信息的再利用导致了前述价值的实现危机。为应对危机,立法者宜吸取美欧立法之精髓并结合中国特有的网络治理模式,统分结合地规制不同再利用者的行为:一方面,以尊严与自由为起点衍生出对应层级的规则,据此统一约束所有再利用者,进而分层次地关怀主体价值;另一方面为回应不同再利用者的具体诉求,依据价值排序原理对衍生于人格自由的规则予以限制。为此立法者需在分配正义尺度下作区分式的制度安排,对公共机关与私人机构等再利用者分别设定免受规则约束的例外情形,从而体现不同利益诉求下几者在角色与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性。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价值、功能和存在形态

      2014, 20(3):135-14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8

      摘要 (1637) HTML (361) PDF 1.59 M (1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真正连带债务起源于德国,乃依靠判例发展完善之民法制度,在早期大陆法系实践中曾发挥重大作用。但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即备受质疑,发展道路艰辛曲折,尤以当代民事法律理论和制度的发达使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适用范围大受压缩。文章基于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和实践沿革之梳理,评析当下肯定和否定不真正连带债务之观点及理由,剔除传统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所包含之不合理成分,论证不真正连带债务在当代之存在价值,重新界定其适用类型及范围,并就当代民事法律理论和制度体系下如何具体构建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提出笔者之微见。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

      2014, 20(3):142-14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19

      摘要 (1450) HTML (271) PDF 1.41 M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然而,大众传媒、消费文化、互联网络、社会思潮等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一是要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论战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三是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引导,建立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四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构建

      2014, 20(3):148-15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0

      摘要 (1536) HTML (413) PDF 880.32 K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逐步加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为标志,国际社会开始反思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文章认为,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因此,建立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势在必行。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已经包含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必将推动生态危机的解决。

    • 强化行政监察建设廉洁政治

      2014, 20(3):152-15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1

      摘要 (1420) HTML (257) PDF 1.27 M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行政监察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监督模式,对廉洁政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立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约,行政监察在廉洁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存在掣肘。因此,通过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体制,建立健全行政监察法律体系,完善行政监察运行机制,强化行政监察的功能,是推进廉洁政治建设的关键和有效途径。

    • 论工具理性下智慧重建的一种可能路径

      2014, 20(3):158-16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2

      摘要 (1304) HTML (588) PDF 941.66 K (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以分科之特征反映世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并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但这种理解与把握随着技术的侵入与成功从一个方面加强了这种知识的权威性,从而使得工具理性下对自然的理解与利用得到张扬,但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在工具理性下对自然统一性分割下认识的片面性,而这与人对自然整体性观照有冲突之忧;如何在工具理性下智慧重建是科技哲学必须直面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对事实割裂下的智慧重建的可能诉求。

    •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2014, 20(3):162-16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3

      摘要 (1645) HTML (248) PDF 1.23 M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从包容性增长视角去审视足球职业化改革面临的改革目标定位不清、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关系扭曲失衡、后备人才规模滞后、改革认识评价片面化等主要问题,研究发现深化改革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体制壁垒,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尊重多元利益诉求,强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全面客观认识评价改革成绩和现存问题。

    • 跨学科视域下“文化翻译”评析

      2014, 20(3):167-17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4

      摘要 (1508) HTML (441) PDF 1.17 M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化翻译不是专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和任何一个特定范畴的话语,我们至少可以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频繁看到它的影子。文化翻译一词出现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所表达的内容不尽相同,甚至相距甚远。翻译研究的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意义的传达,认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文化塑型的力量。民族志文化翻译基于民族志实践,将考察、表现他族文化的过程视为文本化和翻译的过程。后殖民研究的文化翻译则取翻译原本的“移动”之意,与“文化杂合”、“文化离散”同义,表现后殖民语境中的一种文化生存状态。

    •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性语言法则——铭写现代形而上学的隐蔽与放纵

      2014, 20(3):173-17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5

      摘要 (1274) HTML (376) PDF 1.19 M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类在现代性烽火的灼痛与兴奋中不能自制。伴随现代性的退守与攻防,一切迷惘的观念或较微弱的知觉都是在跳动的语言中浮现。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现代性膨胀在语言、符号无恐的演练中重置。隐喻、象征、异形、虚拟和游戏作为现代性语言的形而上学法则,承载着现代性的迸发与活跃的倾泻。与生产性语言的确定性结构相比,后现代语境下诱惑性语言的不确定性链态更加难以辨认与定位。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研究

      2014, 20(3):178-18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6

      摘要 (1748) HTML (304) PDF 1.10 M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切实把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教育,文章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SWLS)和SCL-90症状量表对重庆市5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516名大学生的SWLS得分和SCL-90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

    • 大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

      2014, 20(3):184-19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4.03.027

      摘要 (1453) HTML (475) PDF 1.53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准确把握影响大学生创新的因素及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文章采用问卷对重庆大学2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感知的教师创新支持都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基本积极。大学生在4个问卷上的得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好地预测创新动机,教师创新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中介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点。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