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经济转型视角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2015, 21(1):1-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1

      摘要 (1465) HTML (284) PDF 1.62 M (1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引入一个多维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变量,将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在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转型背景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2000-201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有效地推动了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形的曲线关系,并不是目前诸多文献认为的简单正相关关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平稳健康发展。

    • 中国区域FDI技术效率及其差异性

      2015, 21(1):10-1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2

      摘要 (1416) HTML (386) PDF 1.06 M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传统的FDI绩效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能够同时反映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双重影响的FDI技术效率指标,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的省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和分东中西部地区的FDI技术效率在样本期内有明显的改善,并且环境约束下的FDI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无环境约束下的效率值;采用泰尔系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的FDI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并且其差距从2000年到2010年逐年下降,从而说明中国地区FDI技术效率存在收敛现象。

    • 中国区域建筑业的产业关联空间差异性三维系统分析

      2015, 21(1):16-2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3

      摘要 (1595) HTML (390) PDF 929.48 K (1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关联、竞争关联与协作关联”三维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产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新思路,并将研究思路运用到中国建筑产业中,首先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8个区域,然后分别测算8个区域建筑产业的发展关联、竞争关联与协作关联。研究发现:发展关联维度下,全国8大区域内建筑产业影响力系数均超过了1,建筑产业在各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应系数普遍较低,维持在0.6,处于偏低状态。竞争关联维度下,8大区域中,京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三区域建筑产业溢出效应明显;相比之下,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建筑产业对其他区域整体经济拉动作用甚微。协作关联维度下,各区域施工与咨询行业均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目前中国区域内的咨询与施工主要以区域内的业务为主。需要强调的是,东部沿海施工与咨询的相关性很差。

    • 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2015, 21(1):23-2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4

      摘要 (1449) HTML (434) PDF 1.06 M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探讨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都市2005-2012年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系予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期间经历了极度失调衰退、一般失调衰退、勉强耦合协调和初级耦合协调四个阶段。土地市场发展失衡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保障土地市场的稳定发展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

    • 国外学术界关于欧盟气候政策研究的进展

      2015, 21(1):35-4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6

      摘要 (1256) HTML (450) PDF 1.32 M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欧盟气候政策是国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盟气候政策的发展、欧盟内部气候政策、欧盟气候外交、欧盟的国际气候领导权等四个领域,其中对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欧盟的国际气候领导权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总体看,国外学术界对欧盟气候政策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出重经济分析、轻政治分析的趋势。此外,欧盟气候政策的综合研究和理论分析尚显薄弱。

    • 不同国家城市化中期阶段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2015, 21(1):46-5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7

      摘要 (1261) HTML (347) PDF 1.40 M (9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化中期是城市化率30%~70%的阶段。文章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发现城市化中期的年碳排放量与年人均碳排放量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虽然各国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所有对象均不会在城市化中期出现碳排放的峰值,碳排放下降拐点的出现应在城市化后期。再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各国在碳排放总量与城市化之间未必存在因果关系,但人均碳排放与城市化之间基本存在因果关系。

    • 中国环境污染与人类发展的实证研究

      2015, 21(1):51-6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8

      摘要 (1165) HTML (440) PDF 1.46 M (1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2003-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综合的环境污染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环境污染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将经济增长因素视为内生变量,并控制产业结构等因素后,环境污染程度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中国省际层面得以验证;同时,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也显著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关注并加大对人类发展的投入力度,是解决中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的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

    • 开放经济体中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5, 21(1):61-6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09

      摘要 (1250) HTML (397) PDF 1.19 M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新兴国家研发成果已成为全球创新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各国知识产权合作继续加强,并呈现出向发达国家标准收敛的明显趋势;同时,对知识产权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对一国经济增长作用的争议愈加突出。为厘清包括中国在内的技术跟随国家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针对开放经济环境中技术领先国家和技术跟随国家的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经济增长状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中,创新地采用专利族信息,通过对37个样本国家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前述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技术跟随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领先国家有明确的促进作用,而对本国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效应则取决于本国具体情况。

    • 企业生命周期与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5, 21(1):69-7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0

      摘要 (1386) HTML (301) PDF 1.38 M (1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采用权变的视角,利用构面偏差的方法探讨了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匹配对组织绩效的财务构面、顾客构面、业务流程构面、学习与创新构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初创期与特质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会对组织绩效的业务流程构面和学习与创新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行为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会对组织绩效的财务构面和业务流程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成长期与特质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会对组织绩效的顾客构面、业务流程构面和学习与创新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行为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对组织绩效的财务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与行为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对组织绩效的业务流程构面和学习与创新构面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成熟期与行为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对组织绩效的财务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成熟期与特质类绩效考核方法和结果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会对组织绩效的业务流程构面和顾客构面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4)衰退期与特质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组织绩效的顾客构面、业务流程构面和学习与创新构面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与结果类绩效考核方法的匹配却会对顾客构面和业务流程构面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评论

      2015, 21(1):77-9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1

      摘要 (1295) HTML (366) PDF 2.05 M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资本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没有得以澄清。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分支,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也不例外。企业家社会资本无论对于企业家还是对于企业而言都非常重要,但其研究脉络究竟如何需要理顺。由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不统一、分类不一致、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如何在其特殊性和共性方面统筹考虑将是未来研究关注的要点。同时,对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在获取数据方面的困难给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上述方面进行详细剖析,找出分歧之所在,为以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启示和展望。

    • 集群内合作网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欧洲经验

      2015, 21(1):91-9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2

      摘要 (1082) HTML (641) PDF 1.30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载体,而集群内企业合作网络建设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推动力量。文章梳理了欧洲各国政府在支持集群合作网络建设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并以奥地利上奥州为例,详细考察了政府在集群内企业合作网络构建中的角色定位、政策重点和采取的具体工具,最后通过总结欧洲国家的经验,为中国地方政府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提供有益的借鉴。

    • 供应链可靠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5, 21(1):99-10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3

      摘要 (1326) HTML (495) PDF 1.06 M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供应链可靠性是度量供应链生产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发生的几起供应链中断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供应链可靠性基础理论、设计、评估及优化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供应链可靠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研究展望。

    • 以问题意识审视调查与研究

      2015, 21(1):106-11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4

      摘要 (1283) HTML (305) PDF 3.27 M (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各类微观数据的可得性增强,盛行拿来主义的社会科学经验研究发展趋向理应受到重视。鉴于中国式经验或实证研究遭遇了“可信性”的质疑,我们试图用具体事例解答如何通过调查“搞对问题”和“识辨数据”。借此强化社会经济问题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识:开展调查有助于抽取学术问题,依据观察检验经验或实证研究“发现”的存在性,更能够达到对机构数据“纠错”的目的。为避免研究陷入“庸俗和肤浅”的泥潭,方法论建构需要坚守“和而不同、殊途同归”的包容理念,极有必要将调查嵌入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理性”和“责任理性”认知体系中。

    • 2014-2015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2015, 21(1):120-12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5

      摘要 (1359) HTML (325) PDF 2.25 M (9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4-2015)》,从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世界一流大学分指标排名、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数量和中国各大学进入ESI学科排名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影响因素解析。从结果看,中国大陆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整体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 “聚众斗殴致人伤亡”的理解与适用

      2015, 21(1):128-13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6

      摘要 (1288) HTML (516) PDF 653.80 K (9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聚众斗殴致人伤亡,按照刑法规定,依故意伤害或杀人论处。但是聚众斗殴致人伤亡既有案外无辜群众的伤亡,也有案内斗殴人员的伤亡。对伤亡后果的承担既可能有直接责任人,也可能无直接责任人,司法实务中应如何适用该规定惩治和打击聚众斗殴犯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 论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

      2015, 21(1):132-13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7

      摘要 (1401) HTML (464) PDF 1.54 M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应然层面上,司法应当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但从实然角度看,对弱势群体保护存在但不限于以下四个问题:无法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和范围;降低诉讼费反增诉讼成本;政府主导的法律援助效率低下;实质权衡损害司法客观性、确定性和合法性。为了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应着力减少整体的诉讼成本,引入风险代理补充法律援助,重新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原则。

    • 美国货币互换体制的法律缺陷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5, 21(1):138-14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8

      摘要 (1279) HTML (737) PDF 892.88 K (8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联储的货币互换体制以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并经由协定的网络化,着力巩固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正在着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而言,美联储的做法值得借鉴。但美联储货币互换机制存在主体不适格、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正当性不足等问题,中国理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人民币互换机制予以完善。

    • 司法改革视野下中国民事案件管理制度的构建

      2015, 21(1):143-14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19

      摘要 (1330) HTML (494) PDF 1.32 M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案件管理的改革之所以成为全球性趋势与许多国家的民事司法制度都在面临某种危机密切相关。在中国,随着市场交易活动的频繁与民众权利意识的勃兴,法院受案数量大幅增长,迫于受案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场审判方式的改革在中国法院系统内展开并逐步演变为全方位的司法改革。在这之中,以司法公正及司法效率为直接目的的案件管理理念也影响到中国并逐步成为现实的制度设计。中国多数法院已基本建立了有关案件审理具体排期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欠缺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考量,这些制度大多存在内部不连贯和不协调。因此,中国司法机构在设计案件管理制度时应当具备整体性眼界,既要确立起指导作用的诉讼理论以及基本原则,也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 重庆大轰炸期间的宋美龄

      2015, 21(1):150-15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0

      摘要 (1580) HTML (442) PDF 2.30 M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侵华日军集中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轰炸。其中,1939-1941年是重庆遭遇大轰炸最为惨烈的时期。作为重庆大轰炸的亲历者,宋美龄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抚慰灾民,并以对外广播、演讲以及战时书写等方式谴责日军暴行,苦劝盟友慷慨相助,为推动重庆国民政府获得广泛的国际同情与各方援助做出了贡献。

    • 卢卡奇“革命推演”的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革命理论

      2015, 21(1):159-16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1

      摘要 (1141) HTML (745) PDF 815.02 K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不仅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本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解,提供了他对历史与物化问题的解释,而且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并推演出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文章以挖掘并揭示该书中革命推演的显性逻辑和隐形逻辑为主题,较深入地反思了卢卡奇革命理论的利弊得失,有助于我们更为切实和更为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 对“朦胧诗论争”中艾青立场的重新审视

      2015, 21(1):164-17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2

      摘要 (1187) HTML (427) PDF 1.61 M (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艾青在“朦胧诗论争”前后立场的改变,呈现出丰富的意味:有政治意识的影响,有随个人身份地位提升而来的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自觉维护,有对诗坛话语权的争夺,有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对艺术价值的坚持,也有人事方面的误会。通过对艾青立场的审视,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背景“归来”的两代人在新时期所发生的摩擦,在生动的细节之中去读懂历史,进而思索如何走出民族的“世纪难题”。

    • 论竹内实的鲁迅研究

      2015, 21(1):171-17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3

      摘要 (1131) HTML (364) PDF 1.05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7月30日在东京医院辞世的竹内实先生是日本战后最早开展现代中国研究的学者之一,特别是在对毛泽东、鲁迅的研究上更是成绩斐然,被誉为日本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在鲁迅文学的研究上,竹内实先生视角独特,见解独到。他剥离鲁迅的“神性”,去掉外界所给予的一切光环,打破“圣人鲁迅”的桎梏,通过分析他的作品,考证他的生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的周围条件、担任的职务与世俗身份等,将之还原成一个平凡人,通过融入到鲁迅的平凡生活中,渗入到鲁迅的作品中去“阅读”鲁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还原了“人性”的鲁迅。

    • 在文学与宗教之间寻求平衡——解读爱默生的“诗人—神父”

      2015, 21(1):176-17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1.024

      摘要 (1134) HTML (340) PDF 762.21 K (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意象是“诗人—神父”。这个意象的塑造结合了欧洲传统文化中的“俄尔普斯诗人”的意象和清教主义,既保持了与传统和宗教的联系,又将清教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宗教观,将文学的地位提高到和神的启示、和圣经同等的地位,甚至更高;将诗人的地位提高到比神父更高,极大地减少了宗教对文学的束缚,激励了19世纪的美国文学创作,推动了美国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