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

      2015, 21(6):1-1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1

      摘要 (1266) HTML (243) PDF 19.04 M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主题选择和研究范式,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区域开发》栏目自199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团队、主题选择和主题论证方法等进行了深度评介。具体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视角进行概述和梳理,以粗线条、概况式描摹,探讨栏目发文特征的变化和主题选择的倾向,最终形成学者研究展开和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的一些思考。可以发现,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秉承了“从问题意识入手,突显学术专题”的思路,实现了抓住高校学报的特色和优势创办特色栏目的目标,栏目发文之于区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社会价值;当然,亦须认识到主题变化本身是刊物发文信息释放和作者选择的双方作用的结果。

    • 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城市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

      2015, 21(6):18-3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2

      摘要 (1243) HTML (411) PDF 16.71 M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相关模型进行推导,得出了一个新的多元分析框架理论模型,得到了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城市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四者之间内在关系的作用机理。随后,构建了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城市规模三者之间的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和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城市规模三者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模型(OLS)。并基于Stata计量分析软件平台,以中国23个城市群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将中国城市群整体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以比较其中的差异,得到的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推导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研究发现,就中国城市群而言,技术进步、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城市规模和产业集聚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技术进步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 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人口学视角的城市化动因研究

      2015, 21(6):35-4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3

      摘要 (1138) HTML (997) PDF 11.97 M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梳理历史的脉络,人口在区域和城乡间的流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既是改革进程和工业发展史,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需求和迁移规律,对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与经济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观点认为城市化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城市化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文章运用197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流量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和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单向流动,即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农村流向城市,但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迁移增速趋缓,呈倒U型关系,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影响城市化进程。从区域看,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显著,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这与中国人口迁移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的事实相吻合。

    • 农民低收入陷阱困局破解对策研究

      2015, 21(6):45-5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4

      摘要 (767) HTML (394) PDF 7.20 M (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亿万农民长期不能跳出低收入陷阱的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四权”即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经营权、劳动力所有权和集体资产所有权等不能平等参与市场化、资本化配置,因此,其破解的根本之策是: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财产权利,将农村“四权”市场化,并配套完善农村产权流转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支持政策。

    • 关联网络视角下北京市交通运输业就业效应研究

      2015, 21(6):60-7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6

      摘要 (716) HTML (23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宏观经济系统中,某一产业的发展会拉动或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这些产业的就业需求。交通运输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交通运输业本身发展所产生的直接就业带动效应,二是交通运输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就业带动效应。产值就业弹性是衡量产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指标。文章综合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产值就业弹性模型、复杂网络可视化技术,通过对最新数据的分析发现北京市交通运输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比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地位日趋重要。此研究为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中国资源税改革路径研究

      2015, 21(6):71-7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7

      摘要 (997) HTML (660) PDF 7.06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税改革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基本方向,还应当关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文章在分析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政策背景、现实困难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资源税改革应当重新定位资源税功能,普遍建立权利使用金制度,构建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并优化资源税制要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并建立动态税率制度,提高资源税作为政策工具调节经济的作用;二是改变资源税计税依据,体现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三是全面清理各类资源收费制度,规范资源税优惠政策,降低“政府俘获”风险;四是按照租税分流原则,建立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完善权利使用金制度。

    • 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2015, 21(6):77-8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8

      摘要 (1006) HTML (391) PDF 10.27 M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编制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和劳动投入指数,采用1979-2013年的样本序列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所催生的TFP增长过程比较缓慢,存在较长的滞后期,但TFP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却非常迅速,时效性显著。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TFP波动的贡献度约分别为6.67%和2.91%;反之,TFP对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变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贡献度分别为1.18%和10.65%。此外,TFP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结论也值得重视。

    • 住房保障制度中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的效率分析

      2015, 21(6):86-9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9

      摘要 (880) HTML (232) PDF 8.23 M (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住房保障制度中对受保障群体往往采取实物补贴、货币补贴和两者相结合等三种主要方式。住房保障的理论模型说明实物补贴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减弱了住房保障制度的适应弹性;增加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推动住房空置量增加;不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货币补贴具有更强的效率特征,可以有效地解决甄别、监督和管理的困难,节约政府直接进行实物分配的行政管理成本,同时不存在干扰市场竞争机制的负面效应,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能。

    • 论改革攻坚期中国经济矛盾治理的机制创新

      2015, 21(6):93-9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0

      摘要 (808) HTML (324) PDF 6.01 M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因为形势复杂、改革难度大、任务艰巨,亦称改革的攻坚期。目前,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保增长、调结构、增收入进退维谷。基于习近平“全面运筹”战略思维方法、“深化改革驱动创新”实践方法的启示,宏观调控严密督察机制、新上投资项目环保评估公开机制、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激发机制、经济政策和产业调整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和核心经济指标科学联动制约机制是改革攻坚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 白酒塑化剂事件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的研究

      2015, 21(6):98-10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1

      摘要 (891) HTML (477) PDF 7.18 M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负面曝光事件呈现多发态势,这对企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文章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通过百度引擎收集每天白酒塑化剂事件媒体曝光数量,研究媒体曝光新闻数量对白酒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的媒体报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给样本企业的股价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对公共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加权投资者关系网络的股市传闻扩散演化模型

      2015, 21(6):104-11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2

      摘要 (1228) HTML (258) PDF 9.01 M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股票市场中投资者间的耦合关联性以及各主体对股市传闻等各类信息认知和处置的差异性,综合考虑投资者对传闻扩散的遗忘性和记忆性行为特征,构建了基于加权投资者关系网络下的股市谣言扩散SIHR演化模型。通过数理解析和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股市传闻扩散演化状态的稳定性和传播阈值,受股市网络结构、传染力指数和连接强度指数影响;基于加权投资者网络SIHR演化模型的股市传闻扩散阈值必然存在;相比于连接强度指数,传染力指数通过调节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概率对股市传闻扩散的影响更加显著。

    • 基于尖锥网络分析法的企业突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2015, 21(6):112-12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3

      摘要 (952) HTML (408) PDF 10.29 M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企业突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文章针对现有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权重分配不合理、评价模型不能充分考虑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与均衡性问题,首先分析了企业突发事故灾难全过程与全系统应急能力的综合构成;其次通过确定各单项应急能力间的相互支配关系,构建了区别于传统层次结构的尖锥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求取权重;最后基于几何加权算法,提出了基于二元联系数的组合几何加权评价模型,实现了对企业突发事故灾难全过程与全系统完整应急能力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为企业建立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应急能力水平提供方法指导与参考依据。

    • 社会资本研究:分类与测量

      2015, 21(6):123-13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4

      摘要 (1077) HTML (545) PDF 9.41 M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学界在社会资本研究中面临着概念和测量指标的碎片化现象,测量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测量方法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对社会资本的合理分类和规范化讨论是避免理论和测量混乱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澄清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外延,深入认识和解决社会资本测量存在的问题,可避免社会资本因负载太多等因素而成为“流行的狂热”。

    •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计量分析

      2015, 21(6):132-13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5

      摘要 (785) HTML (392) PDF 9.66 M (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信息计量分析的工具与方法,对现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从时间分布、标准关键词共现网络、起草单位合作网络、起草人合作网络、标准引文网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现行标准存在国际化水平不高、标龄普遍过长等问题。文章成功地将信息计量分析工具与方法移植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研究中,显示出标准计量分析的广阔发展前景。

    • 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的制定及启示

      2015, 21(6):140-14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6

      摘要 (1035) HTML (671) PDF 6.10 M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美国国家级的非强制性教育项目评价标准,美国《教育项目评价标准》从1981年到2011年历经了3次修订。《教育项目评价标准》(2011)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在严谨的程序下制定,其对美国教育项目评价起着规范、导向、调节以及质量控制的作用。最新版标准呈现母标准整合子标准、子标准紧密联系、注重元评价等特征。中国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借鉴与实际调研基础上,制定过程要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标准内容应妥善处理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 罗马法视角的文化资源的产权归属

      2015, 21(6):145-15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7

      摘要 (964) HTML (266) PDF 7.58 M (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1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资源在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追求的同时,也以交易的方式实现文化资源的财富价值。文化资源需要有效开发,更待合理保护。罗马法中可交易物与不可交易物的类型划分,公有物、共用物和共有物、私有物的类型标准,为文化资源的产权归属、产权权利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学理根据。这对确认文化资源的产权归属,维护文化资源权利主体的相关权益,明确文化资源的产权流向和交易规则,具有重要作用。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交易课税性质判定及其法律意义

      2015, 21(6):152-15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8

      摘要 (934) HTML (855) PDF 8.25 M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计算机软件跨境交易产生的收入一般被认为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各国参考OECD税收协定范本的第12条签订税收协定,对软件特许权使用费征税。但是,国际贸易实践中对此费用性质的认定存在诸多争议。根据支付费用的不同目的,软件交易费用有时也符合营业收入的构成要件,适用OECD税收协定范本的第7条。因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收入的计税基础不同,如果不能解决费用性质认定的问题,就有可能引发滥用税收协定的避税问题。因此,以立法目的为出发点,考量国际贸易领域的利益关系,对软件著作权费用征税性质作出更加明确的合理界定,能够在保护本国税权与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 “环境正义”视域下的环境法基本原则解读

      2015, 21(6):159-16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19

      摘要 (954) HTML (436) PDF 9.07 M (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首次明确了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形式法治的要求,释放出环境法要以基本原则规范为中心来构建和发展基本原则解释体系的信号。环境正义理论体现实质法治的要求,虽源起美国,但中国也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交织的环境正义问题。新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四项原则的内涵与环境正义理论存在着深度契合。以“环境正义”为视域思考环境法基本原则,在丰富、深化环境法基本原则解释的同时,也为环境正义法律化提供路径思考,促成环境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统一。

    •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启动模式研究

      2015, 21(6):167-17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0

      摘要 (838) HTML (236) PDF 11.77 M (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走出困局迎来了良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污染破坏事故频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环境纠纷急剧上升,而环境公益诉讼却一直被“原告资格”卡住瓶颈,环境公共利益长期陷入无人、无力、无法申请司法救济的困局。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为环境公益诉讼打开了一扇门,但并没有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到底该由谁来启动?何时启动?如何启动?所以该法实施两年多来,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困局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在未来《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和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中,应赋予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和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建立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多元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启动模式。

    • 关于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5, 21(6):177-18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1

      摘要 (966) HTML (614) PDF 12.39 M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针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缺乏整体研究和学术规范的现状,将中国抗战大后方置于中国抗战历史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大背景之下,第一次对抗战大后方的概念、研究对象、地位作用、研究价值及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梳理和系统回答。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其历史地位与作用表现为,抗战大后方是支撑中国对日作战的战略后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政治舞台,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东方战场的战略支柱。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有利于充分认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强化“天下为公,民族至上”的理念,推动两岸人民和执政党实现民族和解与团结;有利于全面展现中国战场全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利于还原二战真相,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为开创中日关系的光明未来奠定基础;有利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深化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让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促进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合作与共赢。

    • 康德对证明、存在、上帝的还原

      2015, 21(6):188-19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2

      摘要 (1237) HTML (1412) PDF 5.91 M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中,康德一方面对前哲学家的“上帝”、“存在”、“证明”提出怀疑;另一方面力图挖掘这些概念的根基,并在批判基础上对这些概念进行“还原”。通过还原,证明成为证据的可能性问题,存在的根基在于先验哲学,上帝成为实践理性的假设,使人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上帝”、“存在”的本质,同时提出了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这些论证是先验哲学的序曲,在论证的背后蕴含着气势恢宏的先验哲学思想。

    • 对理性人假设批判的批判

      2015, 21(6):193-19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3

      摘要 (980) HTML (66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之一。自其提出之日,就遭到学者广泛而激烈地批评,但似乎并没有妨碍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攻城掠地,形成目前庞大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直至目前,也没有看出它放慢侵略的步伐。在表象背后,必然有对理性人假设的现实需求,必然存在其内在合理性和重要价值性:首先,理性人假设是一种方法论逻辑,为科学研究所必须;其次,理性人假设是追求最大化,而非实现了最大化,梦想能否实现是受制度、技术、文化等现实的约束;再次,相比其他人性假设更接近现实,它为社会治理提供一种可能的进路;最后,它是激励约束制度设计的前提。

    • 技术抵制的产生及规避对策

      2015, 21(6):200-20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4

      摘要 (965) HTML (700) PDF 5.38 M (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技术进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新技术的抵制与反抗是普遍发生的事实,然而在很大层面上却被忽视了。文章对技术抵制的表象原因与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史并非是充满着一个个革新的胜利;技术史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抵制的斗争史;技术进步不是帕累托改进的。同时,规避技术抵制的对策有:开放的经济;合理配置政治权力;拓宽科学认知基础。

    •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与传承

      2015, 21(6):205-20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5

      摘要 (1005) HTML (294) PDF 4.32 M (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与成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构建出既深不可测的神圣信仰又接地气的操作手册,能够真正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士子的哲学思想并以此区别于他族别国的思想与价值特质。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 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公众容忍度的实证研究

      2015, 21(6):210-22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6

      摘要 (1290) HTML (219) PDF 12.99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众容忍度是公务员约束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基层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和“零容忍”理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中国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对1 022名基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容忍度的结构包括工作能力不足的容忍度、工作态度不端的容忍度、服务意识不佳的容忍度、贪污腐败的容忍度和工作作风不实的容忍度等五个维度;不同类型人口学变量的容忍度比较发现:除性别外,容忍度在身份、学历和收入等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二探讨了公众对公务员上述五种素质缺陷不同组合的容忍度,47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容忍度与公务员素质缺陷的数量呈负相关;相对而言公众最能够容忍工作能力不足,最不能容忍贪污腐败;影响公众容忍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素质缺陷的危害性、可纠性、普遍性、原则性以及与公众利益的关联性。文章最后基于公众容忍度的视角,对构建有利于提高中国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社会伦理环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 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力结构认知及信任度特征研究

      2015, 21(6):221-22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7

      摘要 (902) HTML (266) PDF 6.22 M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综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实证研究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力结构认知和信任度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认为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力结构包含勤政廉洁、工作态度积极和业务能力突出3个因子;(2)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信任力各因子的信任度评价不高,其中勤政廉洁更能影响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的评价;(3)大学生与政府公务员的直接接触程度、自身的实践体会、自身专业背景、媒体宣传报道、家庭背景均影响其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度。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对政府公务员信任度的5条对策建议。

    • 变革型领导、组织创新对高校组织绩效的影响

      2015, 21(6):227-23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8

      摘要 (861) HTML (791) PDF 8.21 M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变革型领导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对这一影响过程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在高校情境下的研究。研究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变革型领导与高校组织绩效关联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中国34所高校的292份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高校组织创新有直接推动作用,组织创新对高校组织绩效也有直接正向影响;虽然变革型领导对高校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组织创新,变革型领导可以间接对高校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 中国孔子学院历时发展研究

      2015, 21(6):234-24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29

      摘要 (954) HTML (1478) PDF 8.42 M (1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对遍布全球120个国家近500所孔子学院十年(2004-2014年)历时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孔子学院十年辉煌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开拓阶段、全球战略布局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由此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对孔子学院的继续发展谏言献策。

    • 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参与状况及建设对策研究

      2015, 21(6):242-24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506.001

      摘要 (794) HTML (21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了解情况、参与情况、选择情况、满意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其现状、存在的困难以及不足,并从树立正确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分类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引导的对策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