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区域开发
    • 以高铁运行审视“哈长沈大”城市带发展

      2017, 23(2):1-1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1

      摘要 (1007) HTML (498) PDF 2.32 M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速铁路为载体的城市群联动效应正在改变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然而,对那些想以高铁建设来实现发展梦的城市,究竟能否如愿还需实践证明。文章以“哈大高铁”沿线城市为考察对象,利用“去哪儿”网客运列车预定系统抽取城市铁路关联信息,构建东北狭长城市带发展的三重差分评价模型。结果发现:哈大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城市间的关联度相较之更为明显;城市铁路吸附能力强弱分层明显,提早开通高铁的大城市能够借助“吸附效应”获得短期增长,使经济带沿“哈大高铁”呈现“极化轴”特征。通过识别东北城市铁路可达能力为高铁所改变的过程中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审视以轴线城市为重心的东北城市带发展态势对周边中小城市可能形成的未来发展约束。

    • 高铁时代广深双城及其与腹地城市联动关系识别的证据

      2017, 23(2):15-2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2

      摘要 (967) HTML (283) PDF 1.87 M (1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得益于两个大局战略推进,地处东部沿海开放前沿地带的广州、深圳双城获得了先发之机。历时30余年,广深两大中心城市地位已经确立,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巩固。不同的是,广州地位之确立是历史的再现,深圳市则是改革与开放政策催生的新兴城市。通过借鉴经典引力模型,结合广深城市体系发展实践,确立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甄别联动关系。测算结果发现,虽采取不同算法,城市关系及位序法则却保持着一致性。给定中心城市,也就能够识别腹地城市数和区域范围。实证检验发现:高铁确实产生了珠三角城市间的联动效应,并使广深的辐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而且强化了普通铁路和高速公路所能够产生的增长驱动力。换言之,广深双城对腹地城市的辐射效应要远大于虹吸效应,整体联动和抱团发展的局面已经打开。当使用铁路列车班次并赋予权重计算的城市联系指数进行再检验,该实证结果仍然稳健。政策含义:充分发挥快速铁路的联动能力,划定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在集聚中走向平衡,重新理清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 >经济创新与发展
    • 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产权特征视角分析

      2017, 23(2):30-3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3

      摘要 (847) HTML (844) PDF 1.05 M (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着重于从政府控制企业的产权路径上,考察不同所有权特征的企业如何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这种应对下企业不同的投资行为。研究发现,国家的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政府普遍控制了上市公司的所有权,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受到了干扰,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因产权关系出现了弱效现象。特别是股权集中度非常高的国有企业,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的效果受到抑制,更容易出现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决策的传导作用的偏离。

    •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组合风险研究——基于高维动态C-Vine Copula模型

      2017, 23(2):40-5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4

      摘要 (947) HTML (716) PDF 3.20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中不同行业风险的组合计量对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投资意义重大。文章采用高维动态C-Vine Copula前沿技术计量多维行业组合风险,并且与静态C-Vine Copula作比较。结论显示:高维动态C-Vine Copula计量的VaR每次都能通过UC检验和稳定性测试,而静态C-Vine Copula方法每次都不能通过回溯检验,表明高维动态C-Vine Copula优于静态C-Vine Copula,可以作为股市行业风险组合计量的一种新方法。

    • >管理论坛
    • 网络零售商退货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2017, 23(2):51-59.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5

      摘要 (1046) HTML (445) PDF 1.25 M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退货政策等购物环境的变化。文章基于信号理论和公平理论,构建了网络零售商无缺陷退货政策以及网站名称熟悉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采用通过实验方式获得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宽松的网络零售商退货政策会让消费者感知到较高的公平性,进而产生更高的购买意愿。相对于低熟悉度的网站,高熟悉度网站的退货政策对消费者感知公平和购买意愿更强。最后讨论了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实践应用。

    • 努力互补效应、非合作博弈与创业努力策略选择

      2017, 23(2):60-6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6

      摘要 (683) HTML (863) PDF 1.14 M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业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博弈贯穿于创业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创业融资的过程通常是多次行为博弈。文章引入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的努力互补效应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一次性博弈或者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创业企业家和投资者会依据分配系数选择相应的策略组合,且无论分配系数为何值都不能使创业企业家和投资者同时以集体利益最大为准则选择各自的努力水平。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创业企业家与投资者会依据不同的贴现因子和不同的分配系数进行策略选择,此时则可以促使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均依据集体收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努力水平。

    • >社科研究与评价
    • 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分系统对比评价研究

      2017, 23(2):68-7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7

      摘要 (797) HTML (232) PDF 2.06 M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环境下智库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构建了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由三个一级指标(智库网站建设、智库网络传播、智库新媒体)和七个二级指标组成。以《2015年中国智库报告》中高校、党政军、地方社科院和社会四类智库为样本,分析发现不同系统智库网络影响力差别较大,高校智库遥遥领先;党政军智库在网站影响力方面占优;社会智库则在新媒体影响力方面领先;地方社科院智库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就此,文章提出智库应该注重网站建设、灵活运用新媒体、丰富网络参与形式、加强与媒体合作等建议。

    • 学术生产力格局失衡及其矫正——以法学为样本解读

      2017, 23(2):79-8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8

      摘要 (751) HTML (465) PDF 1.98 M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存在着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比例失调,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物本和人本两大方面。依据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组合为“强强联合”“强弱混搭”“弱强组合”“双弱组合”等四种模式,恰好对应正和、中和及零和三种策略。欲走出当前法学生产力的畸形困境,务必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唯其如此,法学生产力格局才能纠偏归正,而“增长极理论”与“学术矩阵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模型支撑。

    • >法学研究
    • 法治视野下打击恐怖犯罪的立法原则探索——以反恐法草案为例展开分析

      2017, 23(2):89-9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09

      摘要 (895) HTML (749) PDF 1.45 M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打击恐怖犯罪的立法活动理应纳入法治框架之内进行探讨;法治是权衡自由与秩序、权利与权力之间关系的艺术,打击恐怖犯罪的立法活动需要权衡好自由与秩序、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维持自由与秩序“各占一半”的均衡式法治思维忽视了打击恐怖犯罪的阶段性特征,故不可取。而权衡式法治思维照应到反恐的阶段性特征,值得倡导。打击恐怖犯罪的立法原则有遵循宪法原则、秩序维持原则、权利保障原则和科学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整体显现出“厉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特点,其依赖权力强行维持秩序的极端观念与法治理念相悖,亟需运用权衡式法治思维予以矫正。

    • 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欧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2017, 23(2):97-10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0

      摘要 (769) HTML (986) PDF 1.32 M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欧洲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第6条的起草过程表明该条具有对抗制内核。欧洲法院对质权判例的发展过程,就是深植于第6条的对抗制内核的缓慢展开过程。欧洲人权法院在处理对质权问题时采取双层分析模式。经由双层分析模式,将对质权的保障纳入公正审判权的视野中予以考虑。为贯彻双层分析模式,欧洲法院创设了三步检测方法,即先后审查证人不出庭的合理根据、书面证言是否是不利于被告人的唯一或决定性证据、是否存在其他平衡因素抵消书面证言给被告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借鉴欧洲人权法院判例,中国应当明确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实体必要性要素和程序必要性要素,同时应当明确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形及判断标准。

    • “行政前科降格入罪”现象之质疑与检讨

      2017, 23(2):107-11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1

      摘要 (692) HTML (475) PDF 980.18 K (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因刑事政策之考量,盗窃等罪之司法解释对同种性质行为科以行政处罚之“前科者”的“数额较大”入罪标准作了减半的规定,该现象实质上将一个本属于行政违法的行为因行政前科而降格入罪。“行政前科降格入罪”现象产生缘于立法者基于行为无价值的立场,但是此类解释似有违刑法客观主义之立场。故,有必要坚持结果无价值之立场,视前科为责任要素而非违法要素,更为妥帖。

    • 环境公私协作:契约行政理路与司法救济进路

      2017, 23(2):113-121.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2

      摘要 (734) HTML (880) PDF 1.31 M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公私协作通过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引入责任共担、风险分担、互利互倚的合作契约机制的建立,旨在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治理以及增进环境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它体现了环境行政从传统的监督管理行政到契约行政的法理拓展与机制创新。环境公私协作契约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环境公益目标导向下的行政契约,并具有公法性和私法性并存、行政目的性和契约合意性兼具的特点。依据环境公私协作契约中契约合意与行政权力优位顺序的差异以及所占比重的不同,可将其类型化为私法性环境公私协作契约和公法性环境公私协作契约。司法救济是环境公私协作法治化、规范化不可或缺的环节,私法性环境公私协作契约以传统的民事诉讼为主要司法救济途径,而公法性环境公私协作契约的司法救济,则可根据具体纠纷起因而选择适用行政诉讼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此外,环境公私协作契约行政追求的环境保护公益目标,也为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救济机制的引入提供了必要性基础。

    • 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法制转型

      2017, 23(2):122-12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3

      摘要 (768) HTML (658) PDF 1.03 M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环境保护工作应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环境管理模式正在形成。新的环境管理模式更重视公众的切身感受及其环境权益的实现,其管制目标理念、法律义务和责任设定、管制措施等与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不同。管理模式的改变对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应当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进行环境法制转型,在立法目的、法律制度和司法救济等方面进行回应。

    • >政治建设与社会治理
    •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大数据调查

      2017, 23(2):129-13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4

      摘要 (1014) HTML (942) PDF 1.31 M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及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下,中国政治认同面临严峻挑战,而志愿服务是提升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全国505个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的大数据调查发现,志愿者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非建设性认同高于建设性认同;在自愿参与的情况下,随着参与次数(卷入度)的增加,政治认同显著增加,但并非简单线性关系,有认同拐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性别和政治面貌的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而党员高于非党员;强制参与者的政治认同显著低于自愿参与和朋友/他人介绍参与者,并且不受志愿服务卷入度影响。

    • 论宋代石窟色彩观

      2017, 23(2):138-14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5

      摘要 (904) HTML (1003) PDF 4.80 M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宋代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分布于两川的大足和安岳、陕西延安、浙江灵隐、湖南江永等地,尤其是重庆的大足石刻最具代表性,不仅堪为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总结,也是宋代石窟艺术的典型之作及设计意匠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其独特的色彩观及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作为宋代石窟艺术的缩影,在色彩设计上体现了形色同构、圣俗通约的特点。作为两宋的“时代色相”,其色彩观念系统体系为历时性、规约性、共时性、经济性、技术性、感知性、无意识、比兴性;作为宋型文化思想的物质化承载,标志着佛教石窟艺术彻底完成中国化、风俗化和道儒石窟高度成熟化、体系化的历程。

    • >教育研究
    • 理论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分析

      2017, 23(2):147-15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2017.02.016

      摘要 (869) HTML (700) PDF 1.46 M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梳理内化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过程,相继经历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阶段。这一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特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教育策略在于尊重主体性、增强持续性、强化协同性、突出实践性、加强针对性、突出示范性,进而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