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区域开发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包容的空间差异研究

      2020, 26(2):1-1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6.004 CSTR:

      摘要 (717) HTML (1234) PDF 1.89 M (2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融科技改变金融生活,当前只包含传统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的指标体系已经不能真正反映区域的金融包容发展状况。文章将风险容忍度和数字金融指标纳入金融包容的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和欧式距离法构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31个省份在2011-2015年的金融包容指数,并运用泰尔系数剖析了各省市、各区域金融包容的空间差异、变化趋势及存在短板。研究表明:全国金融包容水平除北京、上海外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金融包容的内部差异最大,而区际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通过金融包容指数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对比分析,以及各省在传统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上的不同表现,提出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以金融科技驱动金融包容性发展;提高公众金融素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区域内协调发展及区域间相互合作等。

    • 政府行为、金融环境与区域创业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 26(2):17-3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6.003 CSTR:

      摘要 (619) HTML (670) PDF 1.57 M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类型和创业环境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很大差异,经济体系中呈现"强政府、弱市场"的资源配置格局,金融市场化尚不完善。研究中国的区域创业差距问题必须基于中国目前转型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背景。文章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政府行为和金融约束对中国区域创业差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转型背景下政府行为和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是否会对中国区域创业产生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的影响?文章在研究框架上对流行的创业折衷框架进行修正,创新性地引入政府的行政规范程度、非税负担变量和宏观流动性约束变量,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行为和金融约束对中国区域创业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管制程度的提高,无论对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都将产生抑制作用;信贷环境方面,在目前金融市场化尚不完善的背景下,银行信贷资金在中国整个企业融资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信贷约束的放松和信贷可获得性的增强对中国的机会型创业行为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 >经济创新与发展
    • 环保政策、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强度动态效应——基于三部门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

      2020, 26(2):31-4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9.004 CSTR:

      摘要 (696) HTML (911) PDF 2.58 M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将技术创新、碳税税率等因素纳入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了环保政策、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问题。模拟分析表明:技术进步、研发投入、专有技术设备投资、环境治理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目标。碳税税率冲击对总产出的负向影响特别明显,环境治理投资冲击的后期正向效应比较明显,政府治污支出冲击的当期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发现,专有技术设备投资将会挤出研发投资,政府治污支出将会挤出居民消费。总体来看,专有技术设备投资冲击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波动贡献最小,环境治理投资冲击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波动影响比较大。根据结论提出了完善企业碳排放内部治理及外部监督机制、成立协调管理机构、逐步建立碳税试点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等政策建议。

    • 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基于太湖上游地区调查

      2020, 26(2):46-56.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7.002 CSTR:

      摘要 (576) HTML (747) PDF 1.52 M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利用江苏省太湖上游地区513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Bi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面积与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地确权面积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中农户商品有机肥施用最优确权规模是样本农户确权面积最大值的2.6倍,农户农家肥施用的最优确权规模是当地户均农地确权面积的2倍,这意味着样本地区农户确权面积尚未达到有机肥施用的最优规模;此外,风险偏好型农户倾向于施用商品有机肥,而风险规避者认为自产农家肥更可靠。探明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究竟如何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是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视角改善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关键着眼点。为提升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积极性,应通过整合确权政策实现农地适度集中规模化经营,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风险保障机制,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 资源型城市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2020, 26(2):57-6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10.003 CSTR:

      摘要 (703) HTML (938) PDF 2.71 M (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2001年至2015年间中国107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资源型城市往往追求短期的发展目标,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更为重视产业结构高极化的发展,而忽视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收入差距负相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收入差距正相关;不同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过于追求产业结构高极化则会抑制经济的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应结合自身特点,避免盲目的跟风行为;二是要重视资源型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尤其要着重关注原资源型从业者失业后所面临的安置与再就业;三是要合理科学地看待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摒弃"唯GDP论"。

    • 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下的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及其分解

      2020, 26(2):69-8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jg.2019.05.007 CSTR:

      摘要 (632) HTML (1050) PDF 1.56 M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主要回答多重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问题。采用CFPS2014基线调查数据,基于Neumark和Brown分解方法,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下城乡户籍劳动者的工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行业、所有制、职业与区域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劳动者;Neumark分解的结果表明,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的82.24%是由劳动者个体特征引起的,教育水平的差异是引致城乡劳动者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有17.76%的差异由户籍歧视造成。进一步Brown分解显示,无论在行业、所有制、职业及区域分割下,就业机会差异均不是导致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部门内部城乡户籍劳动者同工却不同酬是户籍歧视的主要原因。文章在两个方面丰富了现有研究:利用Neumark和Brown等多种工资分解方法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对城乡工资差异的影响,从劳动者个体特征和市场歧视两个视角为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收入差异的特征事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采用微观数据考察城乡劳动者工资差异,更加深入揭示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背景下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的微观差异,为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对城乡户籍劳动者工资差异的影响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证据。

    • >社科研究与评价
    • 智库产品质量标准模型构建研究

      2020, 26(2):85-9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11.004 CSTR:

      摘要 (631) HTML (703) PDF 2.15 M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库产品质量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智库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智库建设的关键环节;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手段,制定和实施智库产品质量标准有利于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并为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构建智库产品质量标准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界定了智库产品,分析了智库产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其次采用文献调研、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法明确了智库产品质量标准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遵循四大原则,构建了由环境、资源、过程、成果、影响效果等五要素组成的PRICE"蛛网式"智库产品质量标准模型。

    • 美国智库参与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2020, 26(2):96-107.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10.002 CSTR:

      摘要 (847) HTML (579) PDF 1.51 M (1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透、搭建思想共识平台,以及借由"旋转门"机制,积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等,在意识形态治理中扮演着愈益积极的角色。尽管制度属性有本质差别,但美国智库深度嵌入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举措,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专业化为趋势,政府主导建设特色智库方阵;以职业化为标准,营建智库人才成长和流动机制;以多样化为布局,多管齐下扩展智库的影响力;以专题化为突破,集中攻坚意识形态治理瓶颈。

    • >法学研究
    • 新型人格权价值共识度的司法判断

      2020, 26(2):108-11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19.01.003 CSTR:

      摘要 (729) HTML (1055) PDF 1.49 M (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格权体系具有开放性,社会发展需求使得新型人格权不断生成,新型人格权纠纷不断涌现,而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常陷入司法确权与否的两难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新型人格权司法确认标准判断体系亟待建立,而其价值共识度是这一判断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从权利来源正当性、权利客体重要性、权利形态公示性、权利领域受侵害性和权利类型独立性五个层面构建其价值共识度的司法判断体系,以期能为相关纠纷司法实践提供可检验、有说服力的理论参照,从而夯实新型人格权司法论证的理论基础,强化相关纠纷司法裁判的可预见性。新型人格权确权范式可以归纳为权利嫁接型、权素扩张型、一般条款解释型和权利宣示型四种类型,不同确权范式产生不同价值共识度要求,其中权利宣示型确权范式对价值共识度要求最高,往往是对法官司法能力和智慧的重要考验。在具体司法判断时,既要根据每个层面价值共识度对新型人格权进行分析性评测,又要结合确权范式类型差异对其价值共识度进行整体性判断。

    • 有限责任公司涉章决议中的股权保护——基于对公司法人理论的思考

      2020, 26(2):119-13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19.04.002 CSTR:

      摘要 (690) HTML (982) PDF 1.54 M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的施行,公司章程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但现代性条件下股东、公司法人以及外部社会之间的张力尚存,且现有法人理论不足以支撑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实践。为更好地规范涉章决议以避免其侵害股东权益,仍需进一步发掘我国公司法人理论。从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共同体中的特殊性权利义务出发,在公司法人差异化,章程、股东权类型化的前提下实现股东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 被执行股权价值保护的窘境与破局

      2020, 26(2):131-140.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19.06.005 CSTR:

      摘要 (623) HTML (786) PDF 1.49 M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域外发达国家不同,诚信缺失在我国股权执行领域表现尤其明显,股权价值非正常减少现象时有发生,最常见的便是控股股东将公司财产赠与第三人使得股权价值贬损。现行规制前述现象的法律制度内容体现为债权人撤销权、恶意串通之合同无效、法人格逆向否认、第三人侵权责任规范框架下的事后救济方法。前述制度存在保障力度差、适用耗时久、发挥作用滞后等问题,也导致司法资源被过多占用。其根本原因是立法不完善,包括股东债权人保护理念不周、忽视股权价值与公司财产密切相关、轻视控股股东等主体决策行为对股权价值的不利影响,以及现行制度规范本身的局限性及交叉性。程序法与实体法相辅相成,民事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程序法的保障。创设公司重要财产权利限制程序及增设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诚信承诺的事前防范手段,设立大额资金流出汇报制度和设置资产变动审查环节的事中控制措施,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维度的被执行股权价值保护体系,以执行攻坚助推社会诚信建设。

    • 稳定币Libra的风险与规制路径

      2020, 26(2):141-15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19.12.002 CSTR:

      摘要 (672) HTML (1059) PDF 1.99 M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Facebook的稳定币Libra项目,引起各国金融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和警惕。Libra在技术成熟度、稳定性、安全性、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占有优势,也将带来种种潜在风险,增大各国外汇管制难度,弱化各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增加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难度。对此,中国监管机构应首先明确Libra稳定币的法律属性。其次,中国要调整监管手段及外汇管理的具体方式。最后,有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技术研发实力的互联网巨头可尝试发行与人民币1:1挂钩的稳定币。监管机构制定出台相应法律政策前,可先行指导和推动上述商业巨头自己创生稳定币的治理规则。在中国互联网巨头探索稳定币发行的成熟经验和商业模式基础上,由中国央行加以借鉴,最后搭建法定的数字货币发行体系。

    • 论数字货币的私法性质——以日本Bitcoin.Cafe数字货币交易所破产案为中心

      2020, 26(2):153-162.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fx.2019.12.001 CSTR:

      摘要 (736) HTML (1159) PDF 1.49 M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 >政治建设与社会治理
    •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创新成果——兼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制度理论的贡献

      2020, 26(2):163-17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19.12.005 CSTR:

      摘要 (957) HTML (916) PDF 1.51 M (1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生产力发展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百年的历史实践和未来意蕴

      2020, 26(2):174-18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zs.2019.12.004 CSTR:

      摘要 (718) HTML (1261) PDF 1.48 M (1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起,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围绕生产力要素这一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充分的论证,指明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特征。一百余年前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建立,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于是,围绕着发展生产力的核心议题,苏东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的严重偏离最终导致了失败,但却为后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作为又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首次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而且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机遇: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领导者

      2020, 26(2):185-194.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gg.2019.09.002 CSTR:

      摘要 (733) HTML (1279) PDF 1.48 M (1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具有超稳定的发展环境(稳定高效的政治制度、稳健高质的经济发展、稳步高升的文化自信)、宏远的国家战略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必将实现全面赶超。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区块链、服务器、数据中心、电子商务网络等领域的成绩引人瞩目。"历史瞬变"的中国尺度,"全球竞发"的中国高地,"重大首创"的中国边界,"痛点导航"的中国场景和"万物智能"的中国支点等,构成了中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领导者的引论。

    • >人文论坛
    • 论公共文化视域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2020, 26(2):195-203.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rw.2019.10.007 CSTR:

      摘要 (1020) HTML (968) PDF 1.44 M (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公共文化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方向。其逻辑性和可能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在民族性、整体性、群体性和全社会共享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其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文化挑战。在公共文化视域下,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使之扎根人民、服务时代、走向世界,将有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党对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 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需厘清三大关系——基于文化场域视角分析

      2020, 26(2):204-215.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rw.2019.11.001 CSTR:

      摘要 (981) HTML (1091) PDF 1.52 M (1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持续推进,多元文化场域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在多元文化场域下,传统文化场域与主流文化场域、现代文化场域、域外文化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明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文化、域外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人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然而,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中心主义机械、片面、静止地认识传统文化与其他三者间的关系,破坏了多元文化场域共生共荣的格局,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影响了国人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形成与确立。因此,唯有厘清关涉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三大关系,纠正其中的思想偏向,化解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场域的分歧,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彰显时代风采,成为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

    • >教育研究
    • 我国重点财经类大学学科评估及学科发展策略研究

      2020, 26(2):216-228. DOI: 10.11835/j.issn.1008-5831.pj.2019.07.003 CSTR:

      摘要 (726) HTML (809) PDF 1.48 M (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7所中国重点财经类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办学资源的客观分析,认为其学科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学科实力校际差异显著、学科发展失衡现象明显。建议我国重点财经类大学不应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而要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小而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针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重点财经类大学应当:(1)树立自信,找准定位;(2)制定规划,严抓落实;(3)面向行业,育人为本;(4)引、培并举,人才强校;(5)保持定力,坚守特色;(6)放眼全球,争创一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影响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