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在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在教育部、建设部的正确领导下 ,十年来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十年来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在组织建设上不断发展壮大 ,专业委员会不断巩固完善 ,依法办会 ,依规管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 ,走了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活动 ,推动了各类建设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十年来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按照“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的方针 ,部署工作 ,开展活动 ,参与完成了准备和召开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建设教育结构、战
摘要:一、高等工程专业教育评估1.高等教育评估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对于高等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评价 ,普遍实行教育评估的评价或认证的制度。它又可分为学校整体评估和专业评估两大类。学校整体评估是把学校看作为一整体 ,评估的重点放在整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以及面向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通用课程等方面 ,是高等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系之一。目前 ,如我国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合格评价和优秀评价属于这一类型。专业教育评估是指与社会公众健康、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等问题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的一种专业认证或评价。
摘要:从历史经验教训和现实需要看,大力培养工程类创新人才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制约因素:观念上的误区;高层次师资缺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落后。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对策:明确细化工程教育目标;精心铸造素质优良的工程教育队伍;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摘要:结合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提出了当前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探讨 ,包括构筑大土木学科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 ,技术课程与管理课程的比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等。此外 ,还重点对计算机、数学和英语这三门公共课程提出了较有使用价值的设置方案。
摘要: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讨了高等工程教育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高等工科院校进行相关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高等院校如何加快高等教育和教学的改革 ,为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摘要:从 1999年起 ,我国高校大量扩招 ,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 ,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和思考。其实规模和质量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规模 ,但核心是质量 ,只有建立在一定规模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才具有社会意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基础 ;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根本。
摘要:在 2 1世纪 ,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动力源泉———高等院校 ,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亦成为重中之重。加强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是本文的中心话题。本文结合实践 ,对如何抓教师学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和加强师资管理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摘要:本文讨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教师思想道德、科学知识、教育心理、教育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新要求 ,以及大学教师应如何从教育观念、师德、创新、教学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完善自身的素质。
摘要: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新建主干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牵涉面广 ,部分内容仍属于研究前沿 ,因此如何开展教学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颇为困惑的。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留大作业并且以论文报告答辩形式进行考核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摘要:对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发现两者在面向的工程对象、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以房屋、地下等建筑工程为实施对象 ;公共基础课程完全相同 ,占本科教学总课程学分的 5 0 % ;专业基础方面有一半课程内容基本重合 ,占总课程学分的 2 0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拉通两者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设想 ,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根据钢结构的特点 ,重点介绍了钢结构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广泛应用的情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钢产量持续增加 ,已经达到了约 1.6亿吨 ,钢结构产业政策 ,也从上世纪中叶的“节约用钢” ,发展到本世纪初的“推广用钢” ,这是我国钢结构政策的重大转变。结合我国部分高校中对钢结构教学认识滞后的情况 ,提出了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中设置钢结构设计原理的参考教学内容和在对应专业方向中设置相应钢结构设计的教学思路。
摘要:为达到教学改革目的 ,在土建类力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使教学具有特色。本文作者结合土建类专业特点 ,进行了本科力学教材和教法的改革。提出了改革后的力学教材的特点 ,阐述了力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渠道 ,以提高力学教学质量。
摘要:针对目前路基路面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出现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 ,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在提高路基路面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 ,为适应大土木与国际化的要求 ,为改善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的 ,对该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同行商榷。
摘要:针对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 ,指出旧的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阐述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新课程体系结构 ,以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要:21世纪的建筑教育应与时俱进。笔者从事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多年 ,通过总结和反思 ,并学习考察清华大学的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后 ,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推荐空间建构教学模式 ,本文对该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摘要:区域规划概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模式、空间尺度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反差。为此 ,在课程教学中 ,设计了“昆明都市区区域分析”作为教学案例 ,结合课程内容与教学进程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了案例分析和讨论 ,提高了教学效果。
摘要:该课题研究从面向 2 1世纪我国对城市建设设计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综合性大学中建筑院系有其办学特色的(环境 )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发展取向及其系列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分析并提出了建构有文理两科特点 ,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的 (环境 )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靠科学的课程设置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来体现。本文结合作者在修订教学计划中的思考 ,提出按“四个平台”的框架来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 ,并列出了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 ,以供同行交流和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工程管理专业。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文章从财务管理专业的角度探讨了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编写的原则 ,以及在案例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规定建设法规是土木工程专业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之一 ,本文针对二十一世纪我国建设事业发展和加入WTO后的新要求 ,提出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法律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摘要:根据五年制高职的特点、生源素质的现状 ,本文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知识能力结构 ,构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并建立了相应的支撑体系 ,体现了高职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应用性强的特点。
摘要:受ATC全球认证考试的启发 ,作者在土木工程专业实施了以二维→三维作图训练为中心的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综合应用AutoCAD作图的能力 ,而且只需要再对学生进行适当培训就可以使他们顺利通过由美国Autodesk公司组织的AutoCAD2 0 0 2中级全球认证考试。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有机结合 ,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篮球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 ,运用信息及控制的理论对篮球教学进行研究 ,目的是有利于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摘要:大学生武术竞赛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北京申办 2 0 0 8年奥运会的成功已刻不容缓地要求我们改革现行竞赛模式 ,开拓创新 ,加快发展 ,积极倡导武术竞赛社会化、趣味化、规范化和技击化。在新形势下 ,以超前的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迎接大学生武术竞赛的春天。
摘要: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是我国理工科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 ,长期以来该课程一直为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位课程 ,其地位不容小觑 ,但是面临新的形势其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国际、国内形势及主观、客观两方面展开分析 ,最后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摘要:本文指出现行多媒体课件存在的种种有待改进之处 ,提出新概念的多媒体课件的理念是非线性的设计特性、分布式的教学特性、面向知识的导演方式 ,以及实现新概念的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技术途径。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多媒体教学优越性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开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制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等。
摘要:199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其中设立了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而土木工程施工即是其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如何改革 ,已探讨了多年 ,然而教学改革收效甚微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即在于该课程实践性太强 ,传统教材无法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显然原有教学模式和教材均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本文提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电子教材的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前景。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力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开发制作引进水力学CAI课件可提高实验效果。本文阐述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特点以及水力学CAI课件的开发情况 ,并结合水力学实验探讨了多媒体CAI课件在具体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测量教学实习多年来一直围绕传统的方法进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本文介绍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测量教学实习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测量实习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对该专业的测量实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 ,阐述了机械设计课教学中 ,在课程设计阶段提供必要的CAD应用训练是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计算机CAD应用技术结合在学生中存在层次性的观点。基于该观点 ,提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
摘要:建筑的宁静 ,既是一种景观 ,也是一种理想和文化 ;建筑的宁静 ,既是一种神态和心情 ,又是一种信念和境界 ;建筑的宁静 ,既是一种特色和风格 ,又是一种历史和传统 ;建筑的宁静 ,既表现在建筑的单体的庄重与雅致 ,又表现在建筑的群体的浪漫与协调 ;建筑的宁静 ,既蕴含着人类对理想居住的追求 ,也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尊重。本文在对建筑的宁静加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造建筑宁静的创作建议 ,对高等建筑教育尤其是建筑学教育具有一定意义。
摘要:我国房地产时至今日已走完“盲动”和“爆发”的时代 ,现已具有相当的理性与成熟。但目前为止 ,尚无一家推出老龄社区模式。房地产开发项目模式选择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市场调查分析 ,提出了开发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崭新居住模式———老龄社区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