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观(园)建筑学是一个跨越多重学科的整合交叉型新型学科领域,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诸多方面联系紧密、影响深远,因此,景观建筑教育应该从社会责任、文化积累、学习能力等多角度立体化进行。在教学中,设置以“时间穿越”为基调的课程体系,强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通过对课题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深入探讨,完成景观建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述、现代需求的文化体现”,使学生在学习到从业的全过程中,能够具备较深厚的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专业能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摘要:现代高等教育过度地突出实用和功利,对其批判意在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基于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运用批判和比较的方法,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剖析与批判。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价值为导向,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弘扬道德与能力并重的科学人文素养,促进学科渗透,培养基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专业人才,倡导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结合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事业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2003-2008年重庆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关数据,使用专业的数理分析软件进行了总体分析和EVIEWS相关性分析,为定量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事业发展两者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摘要:新农村建设给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带来挑战和机遇,只有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尤其是农村服务功能,才能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找准服务新农村的切入点,整合资源完善专业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三方面着手分析,希望为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服务新农村,促进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作为学术界未来的中坚力量,研究生能否坚守学术诚信将影响教育事业和社会风气。鉴于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因此,在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中如何发挥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导师可以从言传身教、创新观念、团结协作等方面履行其使命与责任。
摘要:案例教学是基于实践问题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是提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全程系统联动的有效途径。适应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师提出了增强实践素养的必然要求,授课教师应具备课堂教学导演能力、精辟科学的总结能力、课堂组织协调能力和课外准备统筹能力。教师实践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体验、工程项目管理社会实践咨询服务、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专家讲座交流、执业资格考试训练和传帮带互学提高等,并应遵循实践素养提升的内在规律实现实践素养持续提高的有
摘要:文章从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历程出发,结合当前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实,分析强调“质”和“量”是当今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核心,并围绕这一目标和核心,以课程模块、管理模块和资源模块作为操作平台,以评价模块作为检验的标尺,构建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块体系。
摘要:地方高校给水排水专业面临长期的专业建设任务。在满足专业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应从地区、专业内涵、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水平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专业特色建设于专业基本要求之上,初期应在一至两个方面体现,然后逐步进入较高水平的特色建设阶段。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与持久的特色建设是是专业建设的生命力所在。
摘要: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地方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土建类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和实施细节,夯实育人平台,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把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弱的客观现实,在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5个本科专业中构建了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为实训基地,通过 “院院一体、双师指导、现场教学、工程实训”的运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质量。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技术行业,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针对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实际,分别就如何加强课程建设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实践环节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以及通过各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现创新的平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重要性和中国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文章以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国内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力学课程设置到课程管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国内土木工程本科力学课程设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课程改革的建议。
摘要:正投影法是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正投影图是反映工程形体的最主要的一种图样,因此,快速、合理地运用一定的读图方法将一二维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形体,也就是读懂正投影图,了解图样所表达的设计意图,是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文中就阅读正投影图常用的3种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方箱法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对钢结构课程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要求,对钢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通过建立钢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分专业、分学生层次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试验教学课时,重视钢结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适应钢结构产业发展的需求。
摘要:结构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结构力学讨论思考题库是推行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一次尝试。文章介绍了结构力学讨论思考题库的建设宗旨和意义,提出了设计思路, 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有关讨论思考题的内容。
摘要:房屋建筑学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知识点繁多,考试的出卷、阅卷工作较为繁重,借助于OFFICE自动化技术VBA语言和ACCESS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了一套自动试卷生成软件,实现了试卷试题库的建立、添加、删除、编辑更新、按章节重点分布随机抽题、自动生成试卷和答案。
摘要:文章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就课程教学环节中如何加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心得。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分析了工程地质学的学科特点,论述了工程地质学中工程地质思维的内容,讨论了工程地质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联系。通过工程地质学的教学实践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思维,完成由专业思维到创新思维的转变,并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使他们掌握整个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与特色,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少走弯路,为真正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地质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以电算为主要计算手段的技术背景,提高学生对混凝土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出引入开放式工具箱软件辅助混凝土基本原理的教学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手算和电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运用工具箱软件将电算引入到手算教学中,最后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给出引入电算教学的注意事项。教学实践表明引入工具箱软件进行混凝土基本原理的教学法是解决当前手算教学法与技术背景相脱节的有效方法。
摘要:数值分析课程是土建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必设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根据土建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要求,在分析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采取优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基础工程是土力学的后续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于道路桥梁和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有所差异,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方向的课程特点,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摘要: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根据给水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遵循有关规范,解决给水排水工程结构中的实际相关问题。根据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对玻璃定义的讲解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要重视对玻璃广义定义的讲解建议,并提供了该内容的部分教学方法;对玻璃的起源、压延工艺和平拉工艺发展史进行了介绍,提出讲解重点,并简明扼要地予以分析,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建环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用反映学科现状的教材、采用综合化的考核方式、优化教案设计实现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和重构,并提出了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参与等提升建环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与建议。5年来实践表明:重构式建环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建环专业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建环专业英语在课程体系中沟通作用,实现课程教学大纲目标,满足培养创新型建环专业人才的需要等大有裨益。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具体做法。文章研究了该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何支持学生能力的培养,介绍了该校课外实践活动的做法,包括参加专业协会和组织、结构和施工竞赛、本科生研究计划和专业资格认证计划的做法。文章旨在为当前中国土木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基于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成果,分析了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角度考虑毕业设计教学、建立毕业设计规范化文本、提前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校企合作、毕业实习与设计一体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指导毕业设计等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摘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及其适用性逐渐拓宽的现阶段,文章分析了在环境景观设计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的设计思维局限、设计方法错误等一些问题,提出在设计中年级课程时引入工程实践项目的教学改革方法,使教学提前与市场接轨,提早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强调调查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整体思维观念,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其设计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摘要:文章针对钢结构课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丰富课外内容、改革答疑方式、依托实践训练三个方面进行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结果表明,按该模式进行教学实践能达到较好效果。这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摘要:在节能建筑设计教学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笔者通过亲身教学经历,实践了部分的教学方法,即组织开展节能建筑设计竞赛;节能建筑的毕业设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节能建筑方面的书籍;组织学生参观节能型建材的展览;加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学生参观走访本城市的节能建筑等。这些是有效的将节能设计融入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中的方法。
摘要:将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设计按建筑结构、道路和桥梁三个课程群打通,各门课程设计内容进行系统组合优化,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系列课程设计的前后贯通,建成系列课程设计一体化体系,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在反思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对问题式学习法在土木工程材料开放性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摘要:文章介绍了工程学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美学表现特点,即逻辑性、功能性、针对性、数字化等,其美学表现形态主要有情趣之美、壮阔之美、韵律之美、诗意之美、哲理之美等,分析了美的多媒体画面对审美、认知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应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展现特定的专业美学,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教学实效。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应该不同。针对非建筑学专业建筑概论课程的教学实际,文章分析了运用DreamWeaver来制作多媒体教材的特点与优势,探讨了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使用界面的设计模式以及实现教学交互性的方法。
摘要:与音乐、美术等艺术一样,教学也需要运用技巧或技术来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运动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悟和欣赏本学科领域的科学之美,进而激发学生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激情。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当代多媒体和其他信息技术,最能演绎教学艺术和实现教学创新。文章根据笔者多年材料力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艺术、教学创新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特点,设计了基于AutoCAD 平台,符合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的教学辅助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课件的制作效率,促进了课程教学核心目标——识图和绘图能力的提高。
摘要:建立土木工程电子资料库,开发共享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为广大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服务。文章分析了建设土木工程专业电子资料库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如何建设电子资料库,阐述了其特点,并介绍了其应用情况。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高校自考管理日趋复杂,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增多。如何使高校自考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推进其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创新管理体制。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自考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管理体制的建议,对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要:针对建筑学新生在专业适应期表现出时间长、困惑多的现象,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认为重点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建筑美学知识的讲授,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专业不适感,从而增加对建筑学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热情。
摘要:目前,高校将大量的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完成,控制好委托审计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分析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委托审计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该项工作的开展为脉络,从实务角度出发,提出了委托审计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确保委托审计的质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摘要: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项目审计模式,在中国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工程建设的建设程序为主线,结合工作实际,初步探讨了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各个阶段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摘要: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并存使重庆成为全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典型的地区。要打破这种城乡二元分割格局、解决农村问题,就必须城乡统筹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文章在分析直辖后重庆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绩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推进重庆城镇化进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