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摘要:以当前建筑界两个热门的文化事件为切入点,对本土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对建筑师职业伦理的理性分析,从成为城市美化运动的创造者、可持续人居环境意识的推动者、建筑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国计民生的社会工作者4个方面对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做了诠释。
摘要:文章以建筑类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将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环境与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分析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符合建筑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对近5年培养效果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建筑特色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摘要: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以土木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构建土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了完善该体系的对策。
摘要:文章以问卷调查方式,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随机抽样,对学生心理预期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方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构建高校教学改革的课程群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优化高校培养目标提供依据。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使命。科研平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信息支持和管理服务,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为学生科研成果的收集提供了切实的途径,也为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章对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平台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为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人才培养普遍重实践、轻理论,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力学理论的创新培养模式,并从知识主线、参观临摹和建筑讲座三方面作了分析。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文章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就业形式,以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为例,着眼于学生实习特点,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从校企合作机制,自主学习方法,实习教师队伍等方面总结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经验,探讨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和典型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内容多、难度大、实用性强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宜于贯彻“启发式”“综合式”“开放式”的原则。结合重点课程建设及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提出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及实践各环节教学中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具体内容、方法及其应用,并建议该成果方法可推广应用到有着类似特点的土木工程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中。
摘要:从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优秀建筑设计人才目标出发,结合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建筑物理课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探索一种适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
摘要:以西安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从教学环节、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三方面总结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外实习基地等改进措施,并得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应着力建设。
摘要:模块化分层次教学是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成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教学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新型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模块化分层次教学的内涵、实施时间和实施内容,并指出模块化分层次教学能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块和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下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摘要: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类专业大学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为提高建筑类学生的大学化学学习效果、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提高大学化学教学质量的4点建议:围绕专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学习理念;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科研促进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寓学于乐。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文章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双语授课经历为基础,结合统计数据,总结双语教学的课程准备、课前条件等环节,提出了适合大班授课的问答式授课模式。
摘要: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拱桥主拱圈和吊桥主缆的悬链线方程的推导是教学难点之一。在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是在不同章节里逐一讲解,教学效果较差,而且缺乏对这两种悬链线方程的比较,学生难以理解。文章从拱桥和吊桥的受力特点出发,对这两种悬链线方程进行了推导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桥梁工程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摘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计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大土木”背景下,从结构力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摘要:针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特征与培养要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来构建“一体多元”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土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已初见成效。在总结回顾 “一体多元”教学模式实践过程的基础上,对完善教学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几点思考。
摘要:隧道与地下工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土木工程学科地下工程方向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文章探讨了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思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外语交流能力和专业协作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摘要:文章分析了结构力学教学在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及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引入趣味结构力学知识、融入工程背景及典型案例分析、开展结构力学课外知识讲座、进行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4项具体措施。通过调查反馈对改革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和构建研学实践平台3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设想。
摘要:文章针对建筑学的特殊性,探讨了在CDIO教育模式下的建筑学美术基础教学,提出“艺科交融”的建筑学教学特色,强调建筑学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的统一,重视美术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对应CDIO教育模式的各个层面,提出了在建筑学美术教学中构建“大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
摘要: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程,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急需改革。文章试图从项目学习角度重新了解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主要内容,讨论其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方向,并根据项目学习内容,提出若干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方法。
摘要:文章以设计艺术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为内容,重点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阐述了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对艺术类研究生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为综合性大学艺术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构想。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内容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且偏重结构体系的整体设计。文章分析了课程项目教学法提出的原因、实施过程和预期作用,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展望了该教学法在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中扩大应用的前景。
摘要:笔者以卑尔根建筑学院创办人何思文教授到广东工业大学开展联合教学活动为契机,从视觉语言训练、场地价值认识训练和低年级空间教学课程实践经验三方面探索两校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毕业设计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质量。文章深入地分析了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现途径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专业定位出发,提出了基于设计分组对比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实现途径。
摘要:野外地质实习是中国岩土工程及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习及实验的亲身经历,以中国吉林大学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为例,对两所高校的地质实习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结合国内具体情况,文章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实习、实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建筑类专业教育与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密切相关,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中,执业教育更是该类专业本科阶段不可忽视的任务,对其目标和过程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分析相关要求和现存问题,笔者认为,应促使学生了解执业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建构有差别的执业知识与能力框架,以此作为建筑类专业本科执业教育的适宜目标,提出增强师生及管理者的执业教育意识、建构执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高校与业界合作方式等主要优化途径,以期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更好地为行业输送可较快适应执业要求的本科人才。
摘要: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从管理、机制和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并对中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思考。
摘要:为了纠正当前工程教育中将学生培养成“工具的人”的倾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逐渐被中国工程教育界所重视。在汕头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进行的CDIO教学改革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增加了对设计的展示、评估、改进环节,并在该环节以情景创设的教学方式开展了课堂模拟方案评审会,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换位思考过程中得到批判性思维训练。文章回顾了教学设计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效果和经验。
摘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深度合作的难点问题,以广西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方式,以及对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在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教学中,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优化课程设计和完善生产实习三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重要环节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能力的提升程度。文章基于对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调查,找出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创新、独立思考与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证明,重点加强力学基础教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有明显成效。
摘要:分析学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建筑类院校行业特点,对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与行业紧密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摘要:笔者通过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对多门力学课程跟班听课,感受Matlab、Excel、ANSYS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系列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辅助软件加深学生对抽象力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值得国内高校借鉴。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现状与特点入手,阐述了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示范与引领、宣传与教育、鉴评与惩戒的重要作用,并从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建立期刊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开展学科服务三方面提出了以高校学术期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工作建议。
摘要:学科竞赛水平作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指标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文章从学科竞赛的体系构建、学科竞赛的管理模式及学科竞赛与学风建设的关系三方面展开论述,对学科竞赛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结合实践探讨了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对今后的学科竞赛开展提出了新思路。
摘要:文章从军事课学科的定位、教育训练时间的保障、教育训练内容的完成三方面入手,对军事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作了分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国防教育的做法,从国际形势、战略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论证了把军事课更名为国防教育课,并纳入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