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3(3):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1 CSTR:
摘要: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与大提高,且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结合地方行业高校自身的办学实际,通过深入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提出了地方行业高校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思路,从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调试、政策制定等方面准确把握,切实提高地方行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2014, 23(3):5-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2 CSTR:
摘要:对重庆大学通识与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观察与思考发现,新生研讨课教学较为混乱,教学效度与实效不理想。学校对课程教学应予以统领性的顶层设计,一体规划教学内容的核心板块和主要环节。研讨课应围绕“大学生”、“专业学人”和“专业人”这三个核心要素来展开,引导新生从高中生向合格大学生转换,并为成为合格专业人打好基础;研讨课应围绕“研”和“讨”二字来开展教学,并以引导性阅读材料作为“研”的前提和基础,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专家统一遴选和汇编读本材料。目前,重庆大学通识与素质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度与实效不佳,问题不在于“教”这一环节,而更多地存在于“学”的环节,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教学效度的提升和教学实效的实现。
2014, 23(3):9-1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3 CSTR: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文章阐述了校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提出了工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基本素质要求,分析了校校、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并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开展的工程师论坛、教师顶岗挂职锻炼、毕业设计改革、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几项实践活动进行论证。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教师的工程阅历得以丰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2014, 23(3):13-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4 CSTR:
摘要:针对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文章界定了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的概念,指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提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及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以分组设计与师生共同讲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创新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实习与设计、就业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2014, 23(3):17-2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5 CSTR:
摘要:按照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标准,坚持武汉大学“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2010级本科生中选拔30人作为试点,进行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设置了相应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学习环节,以及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环节,以此来保障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专业兴趣和职业精神。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试点取得了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学院每年选拔2个班作为“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范围涵盖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三个方向,正稳步推进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
2014, 23(3):22-2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6 CSTR: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以地方普通高校为主体的学校逐渐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环保行业对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采用“2+1+0.5+0.5”的培养模式,从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4, 23(3):27-3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7 CSTR:
摘要:文章以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分析了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产品设计专业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能力要求、产品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及建议,旨在加强独立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科建设。
2014, 23(3):32-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8 CSTR:
摘要:建筑工业化是目前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建筑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和工程技术新成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滞后于新的国家设计和施工规范,更滞后于科学研究。因此,需要寻找合适途径将建筑工业化新进展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及为建筑工业化及建筑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的目标。
2014, 23(3):36-3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09 CSTR:
摘要:工程实践性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之一,该专业课程教学也一直秉承理论与工程实际并重的优良传统。文章从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入手,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为例,探索构建针对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多维度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手段,以推动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2014, 23(3):39-4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0 CSTR:
摘要:在分析独立学院园林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文章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探索竞赛教学模式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立实施流程及知识反馈体系,以发挥该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特色型人才培养及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4, 23(3):42-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1 CSTR:
摘要:“十二五”期间,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等教育已形成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并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本科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并为开展创新性科研奠定基础。
2014, 23(3):45-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2 CSTR:
摘要:以当前开放性与国际化的中国建筑教育为背景,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及建筑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从国际联合教学、国际短期设计、国际联合培养、国际短期交换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四点支撑、连线发展”国际联合教学模式,并从运行制度、师资团队、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运行机制,旨在构建符合开放性与国际化需求的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体系。
2014, 23(3):49-5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3 CSTR:
摘要:受学生学习兴趣、重视程度、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以香港大学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为例,从学生素质、生源背景、学习模式、未来就业期望等角度,提出了改善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2014, 23(3):52-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4 CSTR:
摘要:结构力学作为土木专业传统的基础力学课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起到基石作用,随着国外CDIO教育理念的引入及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保证这门传统学科符合时代需求成为土木专业教师和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汕头大学工科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了实践类项目(三级项目)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今后相关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2014, 23(3):58-6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5 CSTR:
摘要: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中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建筑史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对象,学生对河西走廊等地域性传统建筑认知薄弱,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古建筑知识。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0年武威文庙及大云寺测绘、2013年民勤圣容寺测绘为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加深学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认识,完成测绘教学工作。
2014, 23(3):62-6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6 CSTR:
摘要: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是建筑学入门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方法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理论相结合,开拓课程教学的新思维,实现更多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内容的认识与思考。
2014, 23(3):66-7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7 CSTR:
摘要:分析能力是工科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工程震害分析作为抗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丰富了抗震教学的内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在教学中应按照由质疑、分解、辨析到检验的循序渐进的分析方法,应用演绎和归纳推理,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取研究对象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将信息、知识和思维作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大量工程的震害分析,结合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正确掌握抗震技术。
2014, 23(3):71-7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8 CSTR: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专业岗位的任职需求,探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教学规律,在讲授该课程时,把重点放在了课程教学设计上,即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通过综合分析教学系统和学生的需要,科学确立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14, 23(3):75-7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19 CSTR:
摘要:结构抗震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选课。该课程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难度的了解、学好该课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问题值得教学者关注。文章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调查结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作用。
2014, 23(3):78-8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0 CSTR:
摘要:侨生作为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是华侨高等院校的主要培养对象。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侨生本科教学的重要必修课程。文章从侨生的中学理工科教育背景、侨生的学习兴趣、土力学的学科特点、土力学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等角度,分析了在土木工程专业侨生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华侨大学为例,结合该校侨生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一套适合侨生的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2014, 23(3):82-8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1 CSTR: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其涉及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言均具有一定难度。文章采用抓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并结合讨论、案例及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2014, 23(3):85-8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2 CSTR:
摘要:在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Dirac函数,可以方便地对力学中的集中力、集中力偶矩以及瞬时脉冲力等物理量,以连续分布的形式加以统一地表达和解决。在介绍Dirac函数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物理背景的基础上,给出了Dirac函数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典型应用。Dirac函数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课程中的教学示例,体现了力学教学过程的多样性。
2014, 23(3):89-9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3 CSTR: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包含许多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和思想。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程度的开裂、损坏,甚至倒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不同类型构件破坏形态的分析,从结构延性、约束混凝土、“强柱弱梁”等方面,对学生开展了抗震概念和思想的引导和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结构抗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抗震和高层建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014, 23(3):94-9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4 CSTR:
摘要: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现状,本文对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即实施多途径、多形式的考核,强化基础理论环节,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达到了以考促学、增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整体效果的目的。
2014, 23(3):97-9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5 CSTR:
摘要:运筹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注重组织系统管理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运筹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科学,实践教学安排不足,成绩考核不科学等问题。结合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文章提出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合理确定和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实例教学、加强运筹学软件教学,以及改进考核方式等,为推动工程管理及其他领域运筹学教学改革和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2014, 23(3):100-10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6 CSTR:
摘要: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针对建筑材料课程体系繁杂、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发,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三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类型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比较、排序并筛选出最优教改模式——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辅的多模式教学法。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推进相关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14, 23(3):104-10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7 CSTR:
摘要:文章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特点,介绍了该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情况,分析了几种教学改革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2014, 23(3):107-10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28 CSTR:
摘要:毕业设计是工科院校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知识需要、设计内容、工程实践要求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毕业设计选题进行了论述和研究,主张学生参与选题、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等,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014, 23(3):114-11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0 CSTR:
摘要:实习教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情况,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习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实习单位、学校、教师及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对策。
2014, 23(3):118-1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1 CSTR:
摘要:文章对暖通专业研究生建筑节能课程实践环节的方式进行了探索。教学中通过与三种不同类型单位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合作,既较好地完成了掌握建筑能耗现状与熟悉节能技术的教学大纲要求,也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建筑节能技术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在实践过程中找到了相关的研究课题。这一探索为暖通专业研究生建筑节能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提供了参考。
2014, 23(3):121-12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2 CSTR:
摘要:开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建筑学科的要求。实践性教学实际上是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空间”是无法回避的主题。只有进行理性的思辨,确立以空间、建造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2014, 23(3):125-12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3 CSTR:
摘要:新加坡会展中心MAX Atria 是首个在新加坡获得绿色标志白金奖的展览会议中心。绿色标志计划已经将新加坡会展中心转变为“绿色”场地,随时可以满足在该地举办各种国内外“绿色”会议的需求。MAX Atria之所以被称为绿色建筑,并获得诸多奖项,源于其设计理念。它在建筑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尽量不破坏周围环境,维护基本生态平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极大节约了能源,使建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生态和环保。
2014, 23(3):130-13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4 CSTR: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承担着设计的启蒙教育任务,通过以契合“设计”为主线的教学实践,结合建筑设计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探讨该课程对建筑学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更为合理的专业化教学策略,并总结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旨在加强基础教学与设计教学之间的契合度,使其符合学科专业教育理性发展之路。
2014, 23(3):135-14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5 CSTR: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程序设计及算法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通病,通过对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提出了适用于程序设计及算法语言的教学改革措施,且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效果良好。
2014, 23(3):141-1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6 CSTR:
摘要: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源,没有文献资源的支撑,图书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及优良的服务便无从谈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服务和文献资源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量和陈旧的服务模式以及文献收藏的齐全性等遇到很大的挑战,因此,为解决图书馆资源缺乏和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争取更多的费用,收集购买更多的文献资料,增添文献的特色性,减少一些无人问津的书刊,建立适合读者需要的藏书体系,以向读者提供不失时效的文献信息,提高流通需要的藏书体系,以向读者提供不失时效的文献信息,提高流通率,降低拒借率,值得各级图书馆的关注与研究。
2014, 23(3):145-14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7 CSTR:
摘要:行业企业主体缺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弱点,据此,文章对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完善有实效的激励政策,对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面协同努力,共同推进的建议。
2014, 23(3):150-15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8 CSTR:
摘要:建筑构造与制图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系统化设计,项目载体真实化实施,论坛动画自主化学习,达到个人独立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的目标。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014, 23(3):153-1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39 CSTR:
摘要:国际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时代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大好的机遇。在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策略:思想上要破除陈规、立场上要旗帜鲜明、策略上要辩证扬弃。其次,通过调整培养目标、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和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等举措,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途径。
2014, 23(3):158-1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40 CSTR:
摘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是党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对于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用的重要意义,总结归纳了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开展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顺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措施。
2014, 23(3):163-16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3.041 CSTR:
摘要:首先介绍了系统、连续系统、离散系统、项目、科研项目、高校科研项目系统等相关概念;其次研究了项目系统的离散性,归纳了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项目系统离散、离散度的概念,分析了项目系统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的矛盾;再次,从认识论角度指出项目系统的连续性期待与离散性现实的矛盾是客观规律的表现,这一矛盾可在科技创新的理念下统一起来;最后,提出了项目系统离散特性下科研管理的若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