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3(4):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1 CSTR:
摘要:天津大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多次合作,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文章系统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历史,揭示了高校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阐述了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指出建筑教学科研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建筑教育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2014, 23(4):5-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2 CSTR:
摘要:以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分析为起点,从职能作用、理论依据、组织主体、参与方、聚焦问题重点等方面剖析两者的共同点,从创新重点、协同方式、参与主体范围、解决问题的侧重点、联合实体等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论证把两者结合起来,阐述实施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模式。
2014, 23(4):9-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3 CSTR:
摘要:基于输出的评估( OBA )是为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获得成功职业生涯所具有的技能和知识的一种新的评估方法。目前,有15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执行这种评估方法的“华盛顿协议”。中国已经开始应用这种评估方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也将执行这样的协议。除了传统的以输入为基础的评估标准,OBA代表一种新的工科专业教育的评估标准。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在执行OBA过程中的经验,并简短地描述了评估过程原理,包括管理组织机构、评估原理、评估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通过反馈进行持续的改进。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OBA应用于评估路桥专业学生的口述表达能力。由于OBA在各个国家是相似的,当中国科技协会强制要求各高校执行OBA时,这篇文章将有助于中国各地高校顺利地实施。
2014, 23(4):15-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4 CSTR:
摘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成败的分水岭,知识产权工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才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是多年来,我国采取跟踪模仿模式,发展始终受限,不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并设计出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产权政策与制度建议,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23(4):21-2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5 CSTR:
摘要: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自专业)结合多年人才培养经验与实践,运用质量工程理论,以基于过程的方法构建了持续改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现已取得良好效果。文章从教学过程、信息反馈及处理、教学策划与管理、教学资源保障四个方面系统阐述和分析了重庆大学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2014, 23(4):25-2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6 CSTR:
摘要:基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间的互动关系,文章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探索地方应用性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地方应用性高校应进一步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实现特色办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特色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形成特色区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014, 23(4):30-3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7 CSTR:
摘要: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为例,以一系列对毕业生、新生和硕士导师的调查问卷为依托,通过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征和目前导师队伍的现状,总结了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实行双阶段、双导师制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对双导师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2014, 23(4):35-3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8 CSTR: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参与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多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与欧、美、澳等国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通过积极推进教学主体国际化、科研内容国际化及学生视野全球化的改革,推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卓越工程师”要求的优秀人才。
2014, 23(4):39-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09 CSTR:
摘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目前城市规划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归纳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指出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与CDIO关系的梳理,建立了以H-CDIO为主导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文素质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
2014, 23(4):44-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0 CSTR:
摘要:首先对基于项目式学习(PjBL)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其所具有的特征;随后对PjBL项目的选择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项目团队的组建方式,归纳了较为适宜的团队规模,阐述了绩效评估的实施主体及其评估方法;最后指出PjBL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2014, 23(4):51-5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1 CSTR:
摘要:房地产作为一项重要资产,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教育是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房地产教育经验有助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房地产人才。文章立足于澳大利亚房地产教育,研究其房地产教育的特色,结合中国当前房地产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中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014, 23(4):57-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2 CSTR: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交通类专业有必要开展国际化教学,而建设一个交通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极为重要。为此,文章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学分分配、知识体系构成、教学内容和考试作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类课程国际化探索。结果表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类课程的国际化还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提高。
2014, 23(4):63-6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3 CSTR:
摘要:木结构是东南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进行国际联合设置的新课程。双方联合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依托加方教师、加拿大木业协会的专家等作为辅导教师,采用以中文为主、融合英文相关文献的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分组组织学生,学生根据所研讨的课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Seminar教学范式的探索。
2014, 23(4):68-7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4 CSTR:
摘要: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思维拓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优化策略,并进行了相应实践,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014, 23(4):72-7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5 CSTR:
摘要:大部分学校将桥梁工程概论设为专业入门课,也有少部分学校将其设为校选课供其它专业的学生选修。按专业入门课的方式来讲这门课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所讲内容无法理解,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为提高授课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根据校选课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表明:合理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以讲故事、讲经典桥例、课堂讨论、动手画桥等方式教学,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易于理解,学习热情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2014, 23(4):76-7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6 CSTR: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必修课程,隶属专业模块教学环节,具有跨学年系列课程的特点。传统的传授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文章提出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交互”研究性教学模式,即构设以训练主题为中心的多向多回合的过程式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环节的角色模拟,最大限度地丰富和充实城市规划教学的内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4, 23(4):80-8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7 CSTR:
摘要:通过对比交通部标准JTJ025—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行业标准TB10002.2—200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主要条文,研究了公路、铁路行业桥梁钢结构与房建钢结构在设计准则、所用钢材牌号及材料属性、设计荷载、主要计算公式等方面的异同,重点分析了三种规范材料强度取值、构件强度、稳定性和疲劳验算存在差异的原因,客观评价了公路、铁路钢结构规范主要验算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人员深入理解公路、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掌握钢桥设计的精髓有实用价值。
2014, 23(4):88-9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19 CSTR:
摘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文章从课程的特点及实际课堂教学经验出发,梳理和剖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若干细节问题,旨在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014, 23(4):92-9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0 CSTR:
摘要: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主要介绍工程结构所承受的各类荷载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可靠度理论以及满足可靠度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法。文章以JCSS组合规则为例,归纳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此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2014, 23(4):96-9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1 CSTR:
摘要:CDIO是当前高等教育较为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基于CDIO理念,文章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目标,系统介绍了特种结构课程的改革措施,即课程的教与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从教案、授课、研讨、考核等几个环节实施系列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能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014, 23(4):100-10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2 CSTR:
摘要:为了强化建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在建筑教学改革中尝试将建筑构造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文章通过分析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方案,即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教学环节;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2014, 23(4):103-10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3 CSTR:
摘要:桥涵水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了桥梁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桥梁方案设计方法值得思考和研究。对此,文章结合CDIO工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2014, 23(4):107-11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4 CSTR:
摘要:文章针对研究生生态建筑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整体性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教学过程分成直接学习、相关学习和间接学习三个部分。除了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还综合运用“专题讨论”“课后专题阅读”“实践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学;构建信息资料平台帮助学生进行间接学习,将教学模式逐渐从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在这一模式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014, 23(4):112-11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5 CSTR:
摘要:文章基于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三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了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强化教师工程训练,改革教学组织方法,完善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各个环节监控机制。
2014, 23(4):116-12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6 CSTR:
摘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通过借鉴认知学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设立以空间为核心的空间认知与设计训练系列教学单元,进行相关教学实践。教学单元系列由人体尺度认知、城市认知与分析、经典建筑作品学习与分析、立方体空间设计、空间组合和空间建造六个单元组成,形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序列,同时在教学中贯穿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14, 23(4):122-12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7 CSTR:
摘要:CBI 教学理念是将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学术教学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文章基于CBI理念和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输出和学生的输入两个方面探讨其在城乡规划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 23(4):126-12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8 CSTR:
摘要: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应备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掘学生的终身学习潜力。重庆大学电工学课程组首次开设感知电世界这一自然科学类全校性通识课程,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通过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实施方式及学生评价方案,列举讲话内容的设计以及对学生选题、阅读与汇报要求。这种讲座结合学生汇报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主讲教师充分结合研究特长与教学经验,同时,选题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促进了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以及跨专业结合的研究兴趣。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2014, 23(4):130-13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29 CSTR:
摘要:文章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背景,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开展专业竞赛和增加实践教学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014, 23(4):133-13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0 CSTR:
摘要:文章介绍了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教学现状,剖析了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结构试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并特别指出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和改进结构试验考核办法对结构试验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结构试验的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2014, 23(4):137-13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1 CSTR: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对工程结构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文章提出将ANSYS软件应用到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让学生能直接了解到工程结构构件的应力、应变、位移云图及构件的各种力学破坏过程和特征,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将仿真分析应用到教学中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国际主流结构设计软件ANSYS的了解。
2014, 23(4):140-1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2 CSTR:
摘要:目前,最新信息技术的3D技术与三维建模已应用在课堂与实践辅助教学中。文章探讨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现有教学资源的选择、整合途径与原则,并以建筑英语课程教学与实践(English for Civil Engineer, ECE)为例,探索基于3D技术与三维建模的新教学模式。研究发现,新教学模式在有效教学、知识体系建构、技能与语言迁移、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有显著成效。
2014, 23(4):145-1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3 CSTR:
摘要:为提高工科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毕业设计课程相结合,从毕业设计选题、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组织、过程管理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体系能明显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4, 23(4):149-15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4 CSTR:
摘要:安全工程学科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特点。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与学生就业方向不对应、毕业实习与就业行业不相关、缺少团队合作机会、成绩评定程序不合理等问题。文章从毕业实习、选题、指导及成绩评定等环节提出了相关改革措施。
2014, 23(4):152-15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5 CSTR:
摘要: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现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研究。文章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的体系建设、实验类型与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2014, 23(4):155-15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6 CSTR:
摘要:任何形式的空间都离不开对其功能上的规划,亦需要构建出某种适合于功能的氛围。功能与氛围二者既相关又各成系统,互成因果又相互作用。笔者提出逆向思维的设计方法,从“果”的分析切入“因”,即从室内空间应该追求或拟达到的氛围角度切入,再针对氛围特征去规划空间并创造形式,以尝试室内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上的拓展,提出室内设计空间氛围营造的三个要素:构造、装饰、饰品,并尝试探索如何运用要素来营造室内空间氛围的设计方法。
2014, 23(4):159-1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7 CSTR:
摘要: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计算书的撰写与指导是大赛的薄弱环节。文章针对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阐述了模型结构的设计过程,并对参赛模型进行了结构分析。模型结构的设计与分析过程能够为今后的参赛选手提供思路,对于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撰写计算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 23(4):164-16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8 CSTR:
摘要:文章根据多年企业实践与职业教育的经历,基于2013年浙江省32所高职院校1216位“双师”素质教师现状的抽样调研,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机制存在问题的本质,并参考国际经验,提出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2014, 23(4):170-17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39 CSTR:
摘要:简单地把提高学习者审美表现能力作为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当前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它不符合职业能力构建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形势下,紧紧围绕建筑设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建筑美术基础在培养建筑造型能力和审美素质方面的作用,构建模块化课程,着力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23(4):174-17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40 CSTR:
摘要:首先阐述了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基本理念,根据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技术特征划分了四代:单机版、简单网络版、狭义网络版、广义网络版,认为目前处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然后分别分析了广义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结构,讨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前瞻性和有效性,最终突破高校科研管理瓶颈(或瓶颈群)的问题,最后归纳了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未来的五大发展趋势。
2014, 23(4):180-18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41 CSTR:
摘要:图书馆文献资料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各种文献资料的载体和利用方式,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努力加快数字化进程,为了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也在积极加快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脚步。文章即对图书馆文献资料数字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进行设计。
2014, 23(4):184-18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4.042 CSTR:
摘要:21世纪以来,西非—中国经贸合作飞速发展,西非中小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是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则是制约西非中小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重要因素。为给西非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支撑,西非—中国之间已经建立了多领域、多方位的立体教育合作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西非—中国教育合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期望能够推动西非—中国教育合作更好更快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