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3(5):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1 CSTR:
摘要:通过回顾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指出环境设计是整体的人居环境艺术与设计,该专业的创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环境设计正面临着环境艺术或环境设计的基本定位,以及专业整合与学科分化的抉择。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设计专业应该继续秉承整体的人居环境设计办学理念,依托“设计学”一级学科,以专业性教育为基本定位,设置合理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环境设计中的技术科学问题。
2014, 23(5):5-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2 CSTR:
摘要: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及环境问题的处理能力。在当下政策法规以及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中国的绿色建筑转型对高校景观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绿色建筑理论的注入给高校景观建筑设计教育在价值导向、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2014, 23(5):10-1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3 CSTR:
摘要:文章阐述了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简要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教学环节、教学方式以及网络手段等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014, 23(5):13-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4 CSTR: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能力培养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基本模式、课程特色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014, 23(5):19-2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5 CSTR:
摘要:文章分析了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加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新办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2014, 23(5):23-2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6 CSTR:
摘要: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分解为拓宽理论基础知识、加强课程实验、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强化综合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中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实验中心,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学习;以实验中心为载体,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保证学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质量,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2014, 23(5):27-3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7 CSTR: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利水电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突出。为培养符合水利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特色,研究建立面向水利水电工程的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在缩短培养周期、保持连续性等前提下,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方法,以及相应导师制与考核制的实施要点。
2014, 23(5):31-3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8 CSTR:
摘要: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劳动者“关键能力”的提升是劳动者自身、企业或行业、职业培训机构、学校、社会都必须承担的职责,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必须承担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这一重要责任。文章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职业关键能力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在岗位需求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学校教育方面认识不足,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2014, 23(5):35-4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09 CSTR:
摘要:地下空间规划与地面城市设计脱节,研究人员偏于工程技术化,缺乏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塑造是当前中国地下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需求的增长,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结合目前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有必要根据新时期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所提出的规划与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在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大量专业人才需求。
2014, 23(5):41-4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0 CSTR: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是风景园林高等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概述了创新人才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具有探索性、综合性和主体性3个基本特点,设计过程可分为选址、提出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空间化3个阶段。指出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并从阶段任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与方法3个层面,分别对选址阶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规划理念阶段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规划设计理念空间化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进行探讨,以期拓展培养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平台。
2014, 23(5):48-5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1 CSTR:
摘要:从2010年3月开始,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已经和丹麦VIA大学丹麦经济与技术学院建筑系开展了五期国际联合设计交流营项目。通过联合设计交流营项目的开展,分析丹麦建筑教育的体系和特点,根据中丹学生在设计交流营中的表现得出,丹麦建筑教育注重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提出在建筑教育发展中需要改进之处。
2014, 23(5):54-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2 CSTR:
摘要:针对财经类高校不能开展实验教学环节问题,文章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特点入手,结合模块法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建筑材料课程模块法教学理念和基本思路。通过模块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模块,参数式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和我校有相同背景院校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2014, 23(5):58-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3 CSTR:
摘要:目前居住建筑设计教学相对滞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策略都需要与时俱进,紧跟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文章以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居住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以理清逻辑、突出重点、紧跟前沿、激发自主的思路,对原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改革,合并、删减、增补了教学内容,重新分配了课程授课时间,并调整了考核方式。改革后,居住建筑设计教学逻辑更加清晰,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考核方式更加灵活,从而更好与设计市场对接。
2014, 23(5):63-6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4 CSTR:
摘要: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深奥的计算体系理论和复杂的计算公式,导致课程学习和掌握的难度较大。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大部分理论体系和计算公式来源于材料力学,在钢结构基本原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是提高钢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
2014, 23(5):66-6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5 CSTR:
摘要:结构检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技术课程。文章结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该改革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4, 23(5):69-7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6 CSTR:
摘要:土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土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内容体系落后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认为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运用于该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文章还介绍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从设计任务、分析布置任务、辅导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四个方面阐述了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2014, 23(5):72-7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7 CSTR:
摘要: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文章结合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要求,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课程教学提出改革方案,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高效互动、师生协同进行工程案例分析等有效教学手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
2014, 23(5):76-7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8 CSTR:
摘要:土力学是解决土工问题的基础理论,但是其理论大多来自试验和对工程问题的高度抽象,因此其应用条件的限制较为严格,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土力学理论往往存在缺陷,这就是土力学理论的开口性。对开口型的土力学理论,除了课堂教学以外,一定要注重试验教学和工程案例教学。通过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实验室改革、探索性试验组织的方法和工程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2014, 23(5):80-8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19 CSTR:
摘要: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结合城市建筑火灾安全技术需求和专业领域的发展设置了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硕士研究生课程。文章从课程特点和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出发,探讨如何开展跨学科知识的课程教学,并在课程内容选择、授课方式、教学考核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注重强化课程知识与土木工程学科实际工程应用的联系。实践表明,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
2014, 23(5):83-8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0 CSTR:
摘要:通过反思当下快题设计的教学现状,重点从学生心态、教学方式、测试场合、快题教学应用等方面,对建筑环境设计学科的快题设计教学发展进行了对照分析,力求减少快题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努力使该课程领域和教学手段回归到建筑表现和思维阐述这一初衷上,并对社会上流行的快题表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倡积极正确的快题设计的教学观和测试观。
2014, 23(5):86-9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1 CSTR: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将相关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联系起来,但传统的工地实习、沙盘等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部分高校正逐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教学手段,提升和优化实践教学质量。文章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模拟和仿真教学现实情况,并对该专业模拟仿真教学提出建议。
2014, 23(5):91-9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2 CSTR:
摘要:在分析有限元课程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将有限元软件引入课程教学。为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制定了利于本科生学习的新教学目标、计划、方法、内容和考查方式。通过将工程实例制作成ppt,详细讲解已知数据资料的使用方法,及利用有限元软件求解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步骤。在此基础上通过上机练习和课下练习,加深学生对有限元理论的理解。
2014, 23(5):95-9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3 CSTR:
摘要: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石与保障,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载体。文章针对目前中国高校工科教学团队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策略指导的现状,结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北京联合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创新教学团队为例,提出了“校内—校外协同、教学—科研协同”的“双协同”策略,并以实例阐述了具体实现方法。该策略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具有积极意义,对其他工科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2014, 23(5):98-10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4 CSTR:
摘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更高要求与中国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注重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于ESP专门用途英语理论和实践,文章以独立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的新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在独立学院将新闻专业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助推其专业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关键而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评价方法,以构建大学公共英语结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
2014, 23(5):103-10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5 CSTR:
摘要:文章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内涵和方向的变化发展与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数字化实验教学建设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如何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打开思路、优化内容、提高管理,并提出了建设“1+3+6”模式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系统,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方法和建议。
2014, 23(5):107-10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6 CSTR:
摘要:省级综合训练中心的建立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改革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文章结合新建省级综合训练中心的自身特点,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优化、过程模式创新、后期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探究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其他高校申请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2014, 23(5):110-1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7 CSTR:
摘要: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新型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2014, 23(5):115-1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8 CSTR:
摘要:桩土复合地基是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土木水利类学生的必修课内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探索实践了桩土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4, 23(5):119-12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29 CSTR:
摘要:毕业设计在培养桥梁工程方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工程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桥梁工程方向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各阶段存在的问题,从选题、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包括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前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完成时间、规范计算结果形式、选题多样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等内容,以有效提高桥梁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质量。
2014, 23(5):123-1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0 CSTR: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探索学科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土建类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命题与组织水平,为土建类专业学科竞赛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文章结合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命题设计和比赛实践,分析了竞赛规程和赛题设计的特色与创新点,探讨了促进竞赛公平的措施和竞赛规程的不足。实践表明,结构设计赛题对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学科竞赛需要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分标准和权重需要深入探讨。
2014, 23(5):128-13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1 CSTR:
摘要:针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工程案例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探讨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探索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2014, 23(5):133-1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2 CSTR:
摘要: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联合教学工作室,从方案实施框架、区域联合教学的实施细节、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创新及实践成果四个方面着重讨论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教育定位开展联合教学的实践。实践证明该模式对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压力、拓展教学交流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具有明显优势。
2014, 23(5):136-14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3 CSTR: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使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灵活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沙盘模拟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模式模拟流程设计,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进行沙盘模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采用沙盘模拟教学的优点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为沙盘模拟教学顺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4, 23(5):141-14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4 CSTR:
摘要:针对市政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和校园环境改造资金有限等问题, 提出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应依托校内已有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并结合校园改造项目,在节约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建立与校园景观和人文环境相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实验实训基地和专业特色实验实训基地的规划方案。其建设内容紧紧围绕市政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结合校外实践基地需求与校园建设改造规划,以各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项目为核心,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并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与人文环境。
2014, 23(5):146-14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5 CSTR:
摘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课程越来越多被运用到教学工作中,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效率不高,学生难以长时间关注网络课程平台等问题。因此在微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提出运用微思想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并在钢结构网络课程中实施,体现“微”特色,将内容精炼、时间短暂、学习高效、项目明确、考核及时等优势运用到教学中。
2014, 23(5):150-15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6 CSTR:
摘要:传统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工作室形式因其教学方式单一且师生互动频率较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且倾向结果评价等问题,不断受到建筑教育界内部专家的批评。数字技术给传统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建筑设计教学影响深远,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认知、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三方面。对此,构建建筑设计“双线工作室”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为学生和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多种可能,创建一个适应环境发展、需求变化的教学体系,促进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2014, 23(5):154-15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7 CSTR:
摘要:协同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国家、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较低,其中科技体制僵化、观念发展滞后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根据2011计划,依托高校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在科技体制设计理念上优于多数高校的现行科技体制,因此,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促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是有益的。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中心的概念,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建联盟是其灵魂性理念,最后,提出了协同创新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体制建设的若干工作要点。
2014, 23(5):159-1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8 CSTR:
摘要: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快速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增长,高校教学的运行管理重心逐渐下移,二级教学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对如何优化地方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2014, 23(5):163-16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39 CSTR:
摘要:地方高校刚性有余、单打独斗和重在激励的教学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需要,构建并实施以刚柔并济为目标、多方协同为路径、约束激励为保障的三位一体教学运行机制,有利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2014, 23(5):167-16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40 CSTR:
摘要:优良的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条件和保证,也是促进现代高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永恒主题。文章以重庆市某高校X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分析学风建设的优化路径,并对现代高校二级学院学风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
2014, 23(5):170-17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5.041 CSTR:
摘要:以华东某高校为例,对在1981~2010年30年间该校大学生的违纪人数、比例、类别、原因及其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文章认为:大学生违纪行为多为考试违纪、旷课和打架,其中考试违纪占据最主要的部分,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增大的趋势。为此应大力营造诚信、和谐校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和谐校园的建设,健全各项防范制度和措施,以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为国家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