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4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三方共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
    吴菁 于刚
    2015, 24(2):1-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1
    [摘要](1357) [HTML](338) [PDF 1000.46 K](1038)
    摘要:
    通过总结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0多年来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经验,找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如何通过本校、其他高校和企业三方共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同时提出可供其他高校参考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思路。
    2  教学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侯相琛 曹丽萍 孟祥海
    2015, 24(2):6-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2
    [摘要](1010) [HTML](307) [PDF 659.27 K](794)
    摘要:
    阐述了建立立足于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多指标的课程体系综合评价系统,最后利用该评价系统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优势和不足。
    3  土建类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构建
    瞿丹英 应惠清
    2015, 24(2):11-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3
    [摘要](960) [HTML](313) [PDF 732.13 K](774)
    摘要:
    从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和人员素质结构之间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明确高职创新教育的定位,从而构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并提出建立三个“课堂”,实现创新教育常态化。
    4  《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研究与制定
    曾德珩 杨宇 任宏
    2015, 24(2):15-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4
    [摘要](1261) [HTML](346) [PDF 872.10 K](852)
    摘要:
    为规范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质量标准,教育部与住建部委托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编制《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经该委员会与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高校的广泛调研、采纳新的国内外教改成果、征求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的意见等步骤,结合国内高校办学实际情况,于2014年9月规范正式编制完成。规范由7个部分与3个附件组成,主要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基本教学条件和主要参考指标做出了规定。规范提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进一步对国内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引。
    5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韩峰 姚德新 王丹英
    2015, 24(2):21-2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5
    [摘要](1136) [HTML](310) [PDF 855.56 K](846)
    摘要:
    依据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及专业特点,文章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特色,形成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特色及优势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具体意见。
    6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陈剑 宫莹
    2015, 24(2):25-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6
    [摘要](1089) [HTML](324) [PDF 519.72 K](727)
    摘要:
    与市场匹配的人才培养要求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适应当代城市建设新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备受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该专业的申请设立及建设过程中,借鉴欧盟先进的调优理论,采用能力点测评法,从人才培养所需达到的能力点角度出发,建立了以能力点考察为主体的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以期为课程体系优化及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刘宏燕 周秀慧
    2015, 24(2):28-3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7
    [摘要](1938) [HTML](365) [PDF 1.55 M](965)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文章从专业发展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两方面解读专业发展基本要求,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从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出发,指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进而从专业基础知识、特色知识两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架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框架,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8  土木工程专业全程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
    高欣 吕丹 郑一峰
    2015, 24(2):33-3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8
    [摘要](1096) [HTML](249) [PDF 679.15 K](763)
    摘要: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分析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活动指导教师制度是缓解当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提出基于全程科研导师制的土木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提供了新选择。
    9  “寒区特色”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方慧 赵永江 赵文军 王莉
    2015, 24(2):38-4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09
    [摘要](996) [HTML](296) [PDF 453.80 K](747)
    摘要:
    以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黑龙江大学不断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土木工程寒区特色。文章从土木工程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整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寒区特色上的体现,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不断突出改革思想,体现寒区地域优势与特色,逐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0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教学实践
    王自平 骆英
    2015, 24(2):41-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0
    [摘要](1055) [HTML](283) [PDF 484.14 K](823)
    摘要:
    文章根据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提出在高等院校土木专业研究生阶段加强智能材料与结构课程内容设置的必要性,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探讨智能材料与结构课程研究生教学的授课内容,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1  地基处理新技术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梁越
    2015, 24(2):44-4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1
    [摘要](1143) [HTML](350) [PDF 591.60 K](883)
    摘要:
    文章针对现有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地基处理新技术中的强夯法为例,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案例教学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例,该方法现已应用于实际教学,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2  结构动力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陈清军 李文婷
    2015, 24(2):47-5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2
    [摘要](1495) [HTML](301) [PDF 1.71 M](900)
    摘要:
    探讨了结构动力学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以三维框架结构的ANSYS数值试验、典型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获取与处理、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测试为例,介绍了改善课堂效果、开展课外实践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并结合现场测试实践的多元化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动力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结构分析中有限元法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文国治 李正良 王达诠 晏致涛 陈名弟
    2015, 24(2):53-5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3
    [摘要](912) [HTML](302) [PDF 655.35 K](728)
    摘要:
    随着复杂工程结构及巨型结构的大量出现,在土木、水利等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加强结构分析能力(包括电算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将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和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有机结合,按照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建设了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课程,精心编写并出版了该课程所用的教材和电算程序。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对课堂教学、上机实习和考试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基于“概念设计”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焦燏烽 陈俊岭
    2015, 24(2):57-5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4
    [摘要](1075) [HTML](289) [PDF 649.84 K](811)
    摘要:
    结构概念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具有定性准确、简单快捷的特点,其关系到结构的安全与合理。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应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适当补充教材内容的必要性,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进行了探讨,并强调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设计理念, 为其今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5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
    王信刚 胡明玉 丁成平
    2015, 24(2):60-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5
    [摘要](1303) [HTML](533) [PDF 634.77 K](835)
    摘要:
    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及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网络辅助教学、考核方法等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南昌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对其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
    16  “以研促教”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陈昌礼
    2015, 24(2):64-6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6
    [摘要](1008) [HTML](281) [PDF 1.06 M](835)
    摘要: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探索“以研促教”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及实现方式。用科研思维、工程案例启迪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用科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维空间。5年的实践表明,“以研促教”达到了“研教共进、师生共长”的目的,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17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黄伟 黄安永 漆玲玲
    2015, 24(2):68-7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7
    [摘要](1154) [HTML](274) [PDF 2.21 M](864)
    摘要:
    随着智能建筑市场的壮大,对智能建筑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文章针对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力求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智能建筑应用与管理人才。
    18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建筑教学研究
    高长征
    2015, 24(2):73-7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8
    [摘要](1271) [HTML](426) [PDF 1.39 M](789)
    摘要:
    文章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需求的梳理,从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模式的问题出发,结合多年来的建筑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模块化建筑教学课程体系的新思路。将传统建筑课程体系整合成基础、设计、技术和实践四大模块,着重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方法,阐述了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发展观,尝试探索应用型建筑教学新体系。
    19  基于模式语言理论的环境设计教学再思考
    鲁政
    2015, 24(2):78-8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19
    [摘要](953) [HTML](392) [PDF 1.23 M](730)
    摘要:
    环境设计专业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其专业理论和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以便从更为基础的层面整合多学科、多尺度的环境营造课题。文章从评介模式语言理论所整合的行为学、现象学、语言学和结构主义思想入手,对该理论启发下的环境设计教学作了思考:(1)以模式语言的环境结构组织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适应项目化设计实践的整体协同要求;(2)以模式语言的观察、分析方法,还原现象学在场体验的设计方法;(3)从模式语言的既有模式到模式创造,提出了借由模式模仿到反思创新的设计教学思路。
    20  设计研究方法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李浩然
    2015, 24(2):82-8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0
    [摘要](1158) [HTML](282) [PDF 766.73 K](834)
    摘要: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设计基础有着深远影响。结合当前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引入“设计研究”这一方法,构建以“理论基础—实践调研—分析研究—设计导论”为主线, “一个体系四个板块”为核心教学内容,进而形成“理论与实践”“调查与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研究式教学体系,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促进教学质与量的同步发展。
    21  桥梁工程课程讨论式教学实践方法研究
    高燕梅 刘东
    2015, 24(2):86-8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1
    [摘要](1055) [HTML](294) [PDF 513.62 K](838)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高效实用的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但是受讨论方法、软硬件设施和相应规章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讨论式教学法在运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结合桥梁工程课程教学,针对工科专业有效的课堂讨论方法展开研究,以期找到一条适合工科专业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其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2  采矿工程专业CAD制图课程教学探讨
    胡萍 魏作安
    2015, 24(2):89-9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2
    [摘要](1214) [HTML](447) [PDF 567.29 K](766)
    摘要:
    用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是工科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CAD制图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基础型课程。CAD课程的教学会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笔者针对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从CAD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期达到促进同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3  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教学定位及内容探索
    李震 姜利勇 侯博 曹梓煜
    2015, 24(2):92-9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3
    [摘要](1009) [HTML](407) [PDF 1.00 M](729)
    摘要:
    在对国内外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军事院校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和内容军事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此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即以古代中外军事建筑史为基础,以现当代军事建筑发展特征与趋势为重点,辅以中外建筑简史、建筑哲学和建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开阔学生的军事建筑视野,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掌握科学的军事建筑研究方法。
    24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张利 李友荣
    2015, 24(2):97-10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4
    [摘要](964) [HTML](285) [PDF 901.98 K](727)
    摘要:
    分析了自然科学领域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详细阐述了培养模式中的三个主要环节,即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的积累、科技论文英语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认知、研究内容的凝炼与表述。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对于丰富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能力卓有成效,可以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中加以推广。
    25  以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心建设实践探索
    郭汉丁 郭伟 黄凌翔 马辉
    2015, 24(2):101-10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5
    [摘要](1077) [HTML](325) [PDF 1.46 M](799)
    摘要:
    创新实验实践体系建设是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以工程建设管理实践过程为主线,通过真实完整的工程实例,探讨将实验实践课程设计有机结合,构建专业基础训练、开放综合实践与创新探索竞赛相结合的一体化、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2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独立学院工科毕业设计多元化研究
    郑莹 袁海庆 邵林广 鲁云仿
    2015, 24(2):106-11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6
    [摘要](1046) [HTML](305) [PDF 1.32 M](749)
    摘要:
    我国部分高校目前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针对独立学院工科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工科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的研究,以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27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调整——以2012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基础
    齐麟 张杨 孟庆铂
    2015, 24(2):112-11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7
    [摘要](1540) [HTML](323) [PDF 644.09 K](793)
    摘要: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设计条件按照专业规范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其中各种荷载与作用的输入与组合均需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随着2012版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颁布,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文章介绍了新版荷载规范的修订背景,对新规范修订章节中涉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基于新版荷载规范,从条文适用条件、工程结构形式、设计资料准备等方面提出毕业设计相应的调整工作,确保指导教师与学生能在毕业设计中准确把握与贯彻2012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修订内容。
    28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
    徐晓红 李长凤 高雁 杜文学 杨悦 孟丽岩 左敬岩
    2015, 24(2):116-1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8
    [摘要](1102) [HTML](288) [PDF 1.31 M](685)
    摘要:
    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发,对实践教学中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多方面分析研究对策,确定有效的改革措施,建立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指导中进行改革并实施,其改革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9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杨琳 何亚伯 章梦平
    2015, 24(2):121-12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29
    [摘要](1088) [HTML](310) [PDF 1.06 M](900)
    摘要: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平台是近几年土木工程类专业教育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文章从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存在的瓶颈入手,提出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反馈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定位合理、教学互动、培养方式立体的实践创新模式。
    30  土木工程专业“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沈璐 上官子昌 于双和
    2015, 24(2):125-12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0
    [摘要](1288) [HTML](258) [PDF 952.19 K](801)
    摘要:
    生产实习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文章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困境,结合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实践,利用施工工艺虚拟仿真软件平台,提出了“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及考评体系,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了实习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31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白淑军 许峰
    2015, 24(2):129-1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1
    [摘要](1100) [HTML](345) [PDF 966.68 K](775)
    摘要:
    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三、四年级的必修课,处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具有跨学年系列教学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以学生深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与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差别较大。课程组持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调整与完善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明确对学生价值观和能力培养的方向与方法,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和“适应课程不同阶段”的多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过程监控与成果评价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2  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为例看教学相长
    张敬书 闫标 张伟鹏
    2015, 24(2):134-13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2
    [摘要](1333) [HTML](295) [PDF 973.46 K](918)
    摘要:
    在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一道关于风荷载计算的例题与当时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不符。在布置该例题作为课下习题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问题,并按照规范给出了正确解答,个别同学还对该例题进行了较大补充,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解答。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学相长实例,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从中得到学习。
    33  学生设计课程作业中审美取向探究
    王栋 丁昶
    2015, 24(2):139-1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3
    [摘要](919) [HTML](246) [PDF 2.30 M](765)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解读学生课程作业中所表现出的设计审美取向,反映课程设计各个环节中教师所重视和忽略的问题。这种逆向反推式的探讨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安排,在建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建筑设计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34  基于知识单元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课堂DV实录制作方法探讨
    胡国庆 陈新龙
    2015, 24(2):144-14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4
    [摘要](1050) [HTML](296) [PDF 954.45 K](785)
    摘要:
    文章从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两种较流行的表现形式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用DV结合SnagIt软件实录课堂教学制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方法及实例。该方法同时具有两种流行教学录像表现形式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效果接近双专业摄像机摄制效果,支持同步实时链接、分段同步流媒体视频播放,具有较好的推广示范价值。
    35  PCSPP组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阴影透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代富红 余压芳 杨均月
    2015, 24(2):148-15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5
    [摘要](1127) [HTML](282) [PDF 976.94 K](803)
    摘要:
    通过教学实践论证,在阴影透视课程教学中, PCSPP组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枯燥繁琐的问题,而与单一多媒体手段相比,PCSPP组合方式更能整合优势,互补缺点。
    36  针对图像识别技术的仿真教学平台建设
    刘国光 刘鑫 林秋燕 武志玮 程国勇
    2015, 24(2):152-1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6
    [摘要](1193) [HTML](326) [PDF 1.25 M](762)
    摘要:
    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发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道面损伤识别软件,结合室外模型实验开发了道面数字图像畸变纠偏程序,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仿真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包括室外实验、图像处理和结果处理三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实践机会,在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实际工作中所需技能。仿真教学平台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是科研成果向教学工具转化的典型实例,体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
    37  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建构探究
    白强
    2015, 24(2):156-15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7
    [摘要](984) [HTML](334) [PDF 689.71 K](828)
    摘要:
    建设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对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以及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分析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建构高校辅导员科研团队的实践路径建议。
    3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何栎 李华 张海鸥
    2015, 24(2):160-1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8
    [摘要](1108) [HTML](295) [PDF 515.65 K](806)
    摘要: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中存在的入党动机不纯、政治信仰不坚定、党性教育效果欠佳等问题,文章从转变管理机制、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性学习等方面,探索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法,并指导工作实践。
    39  增强高校离退休工作满意度的路径探索
    明兴建 王琪琪 李永海
    2015, 24(2):163-16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39
    [摘要](998) [HTML](321) [PDF 602.93 K](786)
    摘要:
    文章以重庆大学为例,根据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实践,从落实两项待遇、做好日常服务、进行思想引导、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增强离退休工作满意度的路径,为进一步做好高校离退休工作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
    40  “诉苦”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赵静
    2015, 24(2):166-16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2.040
    [摘要](1063) [HTML](333) [PDF 561.08 K](755)
    摘要:
    “诉苦”原本是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和平年代重新思考“诉苦”话题仍然有着一定的意义。笔者认为,利用“诉苦”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诉苦”教育注重形式和内容,强调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责任淡化等意识问题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