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4(5):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1 CSTR:
摘要:对人才需求的重视与对人才培养的忽视导致高等教育陷入发展的社会困境,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树立新常态思维,理顺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关系,优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的社会困境的基本思路。
2015, 24(5):5-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2 CSTR:
摘要:2012年王澍获得建筑界的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标志着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得到国际的关注与认可。我国虽然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很多,建设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得到国际建筑学界认可的作品却寥寥可数。为解释这一原因,提高国内建筑设计教育水平,文章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深入讨论。
2015, 24(5):9-1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3 CSTR: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础,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工作实际,详细分析了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及秉承的原则,并从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的执行与实施,以及质量标准的反馈体系三方面重点阐述了土建类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体系构建。
2015, 24(5):13-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4 CSTR: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建筑学科教学改革已成为建筑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从注重理论传授到职业化实践的转变途径问题。这也反映出当代建筑教育中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期望建筑师具备多元化素质之间的矛盾,即未来的建筑师除了需要思考建筑本体还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对建筑教育职业化与适应性的研究,对有关 “情景项目课程(Live project)”在英国建筑教育中的应用与成果作了介绍,探讨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规划之间新的教育价值观。
2015, 24(5):19-2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5 CSTR:
摘要:文章介绍了美国采用的白板板书教学法和手写投影教学法,并与国内常用教学方法进行了对比。师生倾向度调查结果表明:白板板书法和手写投影教学法都具有无粉尘的优点,白板板书法因展现效果优于黑板板书法受到师生的认可,而手写投影法因展现效果欠佳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理工科师生更倾向于板书教学,文科师生更倾向多媒体教学。
2015, 24(5):22-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6 CSTR:
摘要:随着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日趋显著,建立与国际认证制度具有实质等效性的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制度成为工程管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文章分析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现状,通过借鉴《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内容和标准,提出了该协议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评估五方面的启示,包括转变评估理念、实现评估与注册师制度衔接、转变评估方式、实现专业评估与企业界紧密相连以及保持专业评估标准的与时俱进等,这为我国新版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的修订以及工程管理评估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2015, 24(5):28-3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7 CSTR:
摘要:文章以同济大学为例,探讨了地质工程专业如何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号召,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培养机制。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对原有培养机制的优化和改革,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国家社会需求、学科可持续发展、国际发展趋势3个方面阐述了地质工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必要性。构造健全的地质工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必将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 24(5):32-3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8 CSTR:
摘要:以地方院校——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介绍该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地方需求与专业特色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手段革新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5, 24(5):37-4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09 CSTR:
摘要:培养和发展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着课程体系局限、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机制落后等缺点,对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容易与当代社会需求产生脱节。文章结合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特色,研究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能力导向的前提下,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探讨适合该专业研究生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形成培养持续研究能力的教学机制。
2015, 24(5):42-4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0 CSTR:
摘要:“卓越计划”是中国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也是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工程。文章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例,分析了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认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构建全过程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及联合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以适应工程教育模式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2015, 24(5):47-5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1 CSTR:
摘要: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改善教学效果,对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在教学改革中进行的六个方面尝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与人生观,增强与工程实践的关联性,增加开放式大作业以改进成绩考核体系,建立与后续课程内容的联系,增强实验的多样性,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力学竞赛等。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能有效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5, 24(5):52-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2 CSTR:
摘要:文章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授课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传统授课、多媒体授课及两者结合授课的三种结构力学授课方式进行了比较。数据分析表明,传统授课方式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授课为主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授课模式,但不能算作最佳的选择;而两者结合授课无论在接受程度上还是教学效果上都明显好于某一种授课方式。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015, 24(5):56-5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3 CSTR:
摘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对传统土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以工程应用和科研课题为导向,整合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以问题为驱动的案例教学和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应用能力。
2015, 24(5):60-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4 CSTR:
摘要: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应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要求。同时该课程教学应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现代钢结构课程教学新思想,建立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设计理念,强化钢结构力学分析能力。
2015, 24(5):64-6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5 CSTR:
摘要:文章基于土木类专业环境工程概论教学实际,以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在讲授环境工程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土木工程的各类环境问题和资源节约等内容,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方面,积极探索自学总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专题研讨、影音及实地参观等教学模式,并在理论考核中渗入实践环节,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015, 24(5):68-7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6 CSTR: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文章探讨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背景及特点,指出了当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材相对滞后、教学环境枯燥单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未开展虚拟试验、缺乏新的教学方法、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阐述了适合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式。
2015, 24(5):72-7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7 CSTR:
摘要: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应用型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图与制图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新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多媒体、生活案例、角色模拟等多元化授课实施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旨在培养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2015, 24(5):75-7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8 CSTR:
摘要:工程管理从业人员能否通过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是社会和行业衡量其执业能力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然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该类考试衔接不够紧密,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南通大学以建设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尝试全面与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的教学改革,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做法,以期培养学以致用、供需接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2015, 24(5):79-8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19 CSTR:
摘要:目前,工程中计算地基沉降常使用规范推荐方法,而各类土力学教材所用的方法却不尽相同,或者直接介绍分层规范推荐方法,或者根据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讲解。总体而言,各类教材对此处知识点的介绍侧重不同,对沉降计算整体知识框架关注不够。通过比较规范推荐方法与土力学教材中常用的一般原理法,建立两种方法的联系,同时进行教学反思,以期找到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从原理上讲解工程中所使用规范方法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沉降计算知识体系。
2015, 24(5):83-8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0 CSTR:
摘要: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结合授课实践,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探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和调查问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等实践活动,着重讨论在创新实践性思维下尝试展开的教学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经验。
2015, 24(5):87-9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1 CSTR: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外园林史课程特点及案例教学的概念,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分析了传统中外园林史“填鸭式”教学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中外园林史教学案例选择的原则,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中外园林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2015, 24(5):91-9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2 CSTR:
摘要:通过分析工科专业外语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专业为驱动的教学内容改革、以需求为导向的新教材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
2015, 24(5):95-9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3 CSTR:
摘要:文章在探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统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提出专业英语教学中将环境专业英语科技文献阅读和科技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后指出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理念有益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2015, 24(5):98-10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4 CSTR:
摘要:针对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特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适用于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首先明确双语教学定位,以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的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其次在结构行为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极限状态设计的理念,衔接力学和钢结构课程,剪裁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综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实时进行多通道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反馈。
2015, 24(5):103-10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5 CSTR:
摘要: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很多高校都缺少有效的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文章根据中国钢结构发展趋势,分析了构建钢结构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并从设计题目的多样化、设计方案的多样化、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完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课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2015, 24(5):106-10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6 CSTR: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其动手能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建筑力学课程也需要引入实验手段。文章阐述了开设建筑力学实验课的必要性,介绍了建筑力学实验课具体的实验方案,以及建筑力学实验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2015, 24(5):108-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7 CSTR:
摘要: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由于受学生人数、经费、时间、教师配置以及实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诸多不足。针对建筑结构模型解析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分析了该模式各环节对土木专业技能和素养锻炼的作用和贡献。该实践教学模式能够突破传统实践模式的条件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建立和强化专业知识体系,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该实践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015, 24(5):111-1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8 CSTR:
摘要:基于对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特点及教学现状的分析,重点探讨了以往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不足,并从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以提高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2015, 24(5):115-11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29 CSTR:
摘要:随着土木工程科技化程度的提高和服役结构性能的降低,对工程结构进行试验研究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结构试验过程也逐渐依赖网络进行设备、材料的购置,该方式可引入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课程教学中。传统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方法以课内理论和试验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文章提出设置网络信息平台进行试验材料购置的实践环节,通过网络的互动,增加学生试验参与度,增强学生对结构试验的认识。
2015, 24(5):120-12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0 CSTR:
摘要: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特别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特点可归纳为三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由于学时较短,该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文章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15, 24(5):123-12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1 CSTR:
摘要:以建筑综合设计课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原型提炼、结构整合和形式生成四个教学环节,探讨结构生成建筑形式的可能性。教学实践过程及结果表明,建筑综合设计课革新性的教学操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2015, 24(5):129-13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2 CSTR:
摘要:桥梁工程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当前桥梁工程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分析了桥梁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各自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从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现场、实习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实习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优选实习工点、建立实习基地、强化现场讲解、补充实习讲座、完善视频资源等系列改进措施。在近几年的实习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供同类实习教学参考。
2015, 24(5):133-13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3 CSTR:
摘要:模型是从思想(虚)到建筑(实)的桥梁,建筑设计的构思与工作模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建筑学教育中通过工作模型让学生对空间进行体验、感知,并进行方案的沟通、交流。文章以教学实例为依托,提出通过分步骤工作模型推进设计方案的方式,分步骤拆解建筑问题,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空间逻辑、形态构成、材质表达、结构表达的研究。要求学生基于设计要求和对模型材料的理解获取空间原型,通过结构和模数引导构建逻辑和操作方法,继而以材质整合空间层次,最终引导出方案的正式图纸和正式模型的表达。
2015, 24(5):138-14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4 CSTR:
摘要: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情况,分析和总结了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毕业设计选题、多媒体课件指导、全过程监控等方面介绍了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成果。研究结果将为高等院校市政、环境类专业及相关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2015, 24(5):142-1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5 CSTR:
摘要: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自身现场工作和实践教学经验,从选题、指导过程、答疑、评价、答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以期对于转变当前大学生不良学习心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工科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 24(5):145-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6 CSTR:
摘要:原理教学和设计教学的合理过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教学问题之一。调研型案例教学作为案例教学的类型之一,可以有效衔接原理教学与设计教学。简要介绍了调研型案例教学的概念、作用和实施过程,具体阐述了案例调研报告和课堂讨论的教学要求,为教师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2015, 24(5):151-15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7 CSTR:
摘要:如何将教与学两者有机结合是当前许多高校探索的问题。通过将学术性强的学生社团实践活动与教师的课程教学及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让社团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融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2015, 24(5):154-1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8 CSTR:
摘要: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涉及的知识面也较宽广,给该门课程的教与学带来较大的影响。文章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这些特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将CFD软件和源程序的强大数值模拟功能,引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辅助教学中,通过利用CFD软件和源程序进行数值模拟教学这一环节,探讨流体力学课程对接科研成果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5, 24(5):158-16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39 CSTR:
摘要: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文章从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考核、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内外交流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该课程教学实践,介绍了教学上的几点体会。
2015, 24(5):161-1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40 CSTR:
摘要:针对土建专业建筑结构的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在日常教学中展开了有益尝试。实践结果表明:将以上改革措施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更轻松。
2015, 24(5):164-16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15.05.041 CSTR: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课堂教学的模式必须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问题式情境教学以其逼真的情境设置、问题式诱导等显著特点,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