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东海,高蓬辉,黄建恩,王义江,魏京胜
    2021, 30(1):1-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1
    [摘要](563) [HTML](4768) [PDF 2.86 M](1823)
    摘要:
    新工科建设是应对经济发展、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推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依托学校传统工科优势和特色资源,立足建环专业新工科发展方向,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维交叉融合课程体系、组建多学科融合师资队伍、打造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推进科研创新和科技竞赛融入教学、开展高水平国际化合作办学等举措,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环专业特色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模式实践成效良好。
    2  面向“新工科”的智慧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武鹤,孙绪杰,杨扬,张旭宏,董艳秋,王维铭
    2021, 30(1):10-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2
    [摘要](487) [HTML](634) [PDF 2.56 M](932)
    摘要: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智慧建造方向模块”,形成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课程体系,并以智慧建筑学院为载体,通过“引企入教”和校企多主体合作的“3+1”培养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适应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基于国家评估标准与八闽文化特征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建构——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黄庄巍
    2021, 30(1):17-2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3
    [摘要](432) [HTML](702) [PDF 5.11 M](1109)
    摘要: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掀起了新办建筑学专业的热潮。作为地方院校新办专业,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十余年的建设中,以国家专业评估标准为纲领,以八闽建筑文化与地方建设需求为依托,以“改革、开放、实践、服务”为建设理念,建成了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2018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点。通过对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建设过程的全面梳理,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的建设路径与方法,为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4  卓越计划2.0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路径研究
    蒋菲,杨倩倩
    2021, 30(1):26-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4
    [摘要](398) [HTML](877) [PDF 1.24 M](1052)
    摘要:
    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我国实施了“卓越计划”2.0,以持续推进工程教育发展。土木工程作为传统优势工科专业,需主动对接“卓越计划”2.0,实现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卓越工程人才。处于顶层设计地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全方位勾画了人才培养的蓝图。通过对长沙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八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分析八所高校与“卓越计划”2.0的契合度,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交叉融合形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形式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5  感悟·训践——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
    许建和,严钧,欧阳国辉,何川
    2021, 30(1):34-4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5
    [摘要](319) [HTML](590) [PDF 3.55 M](1427)
    摘要:
    基于新工科的时代背景,通过全过程的感悟与训践教育理念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与时代特点的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探索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总体改革方案,构建以设计与动手能力为导向的协同育人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结合地方高校现状实现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复合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6  基于土木工程智能结构微课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方成,王伟,杨欣悦
    2021, 30(1):43-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6
    [摘要](319) [HTML](900) [PDF 1.20 M](993)
    摘要:
    为主动应对工科产业多元化发展需求,顺应“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国家战略,基于同济大学“共性基础+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总体框架,深入阐述了土木工程智能结构微课程的培养内涵以及实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复合型、国际化培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培养理念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机制,以期为智能结构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讲授新模式、新方法的提出提供借鉴。
    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探讨——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陈丽萍,颜承初,龚延风,陆青松,周斌
    2021, 30(1):49-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7
    [摘要](525) [HTML](610) [PDF 1.26 M](1301)
    摘要:
    回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分析现代建筑业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面向未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加强专业宣传的重要性,并提出强化专业宣传的方法与途径。论述专业教学理念应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阐明将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利用互联网教学软件解决各课程之间知识点交叉衔接的问题。阐述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训教学及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以毕业设计为抓手,分层次多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8  非全日制土木施工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实践(1998-2018)
    肖建庄,徐蓉,席永慧,徐伟
    2021, 30(1):56-6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8
    [摘要](345) [HTML](931) [PDF 1.58 M](704)
    摘要:
    同济大学自1998年9月培养第一届工程硕士以来,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行业、引领未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经过20年的实践,非全日制土木施工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日渐成熟,通过研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点、直面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创新与探索实践,充分发挥同济大学文化辐射作用和土木工程优秀传统的激励作用,构建“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协同育人、校企双赢”的长效培养机制,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建设行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9  普通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余晓平,居发礼,刘丽莹
    2021, 30(1):62-6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09
    [摘要](417) [HTML](639) [PDF 2.10 M](853)
    摘要:
    新时代工程硕士培养需要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实践能力,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当前普通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现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找出工程能力培养薄弱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工程能力构成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工程教育全过程工程教育思想;开设工程导学课程培养工程系统思维;加强产学研联合工程实践基地建设;设置本硕联动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改善工程实践教育质量,从而提出面向行业发展和工程岗位能力需求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途径,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10  “边界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师生关系异化成因及对策研究
    王应密,韦瑞瑞
    2021, 30(1):70-7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0
    [摘要](520) [HTML](1210) [PDF 1.22 M](757)
    摘要: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研究生培养也存在诸多问题,师生关系异化即是典型问题之一。文章基于齐美尔“边界理论”的视角,发现研究生师生关系“权责边界、利益边界与行动边界模糊”是导致研究生师生关系异化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完善师生关系制度规范、倡导师生平等互动理念进而构建清晰边界是预防和化解研究生师生关系异化的关键。
    11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建筑史学与遗产+设计教育
    陈丹,林垚广,朱雪梅
    2021, 30(1):76-8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1
    [摘要](696) [HTML](720) [PDF 6.94 M](1303)
    摘要:
    建筑(建成环境)更新、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行业十分重要和普遍的工作。从新建到再利用、从保护到活化的转变对当下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建筑教育中建筑史和建筑设计相关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通过改革史学课程、将遗产价值导向置入建筑设计选修课等方式进行探索,一方面以设计教育为史学课程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以遗产价值评估作为设计决策的指导和评判标准,实现史学理论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在宏观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完成设计/规划的能力。这一探索和所取得的经验,为中国建筑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12  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英语教学实践与总结
    刘林,杨娜
    2021, 30(1):88-9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2
    [摘要](514) [HTML](638) [PDF 3.06 M](960)
    摘要:
    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英语教学对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兼具科学性、工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具有代表性。以该课程为例,介绍北京交通大学茅以升班双语课程和留学生全英文课程的教学试点实践情况。紧密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要求,以强化英语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针对两类不同学生群体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全英文课程项目、考核方式等方面逐一调整优化。实践表明,全英文课程项目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师生线上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面总结试点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持续优化改进提出建议。
    13  教学生命周期视角下课程质量生态环境构建
    马乐,李楠,郭茂耘
    2021, 30(1):96-10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3
    [摘要](250) [HTML](800) [PDF 2.05 M](795)
    摘要:
    按照课程启动、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课程结束的教学生命周期,建立教学共同体责任矩阵,构建课程质量生态环境,对课程质量施以保证服务。课程启动沿用迈阿密大学课程教学过程规划模式,说明和定义课程的需求,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运用于识别课程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提供课程质量计划,采用价值链分析法了解教学行为的“增值”和“贬值”,评估教学行为对教学价值的贡献。在课程质量控制阶段,制定多元化评价模式和实践策略,通过“促进学习的评价”和“做为学习的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师师反馈、师生反馈及第三方反馈进行课程质量改进。将学习投入作为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在课程满意度和学习绩效等方面具有较高认同度。
    14  基于MOOC理念的理论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讨论与分析
    燕乐纬,梁颖晶,孙作玉
    2021, 30(1):105-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4
    [摘要](293) [HTML](698) [PDF 2.51 M](815)
    摘要:
    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在MO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焦点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文章对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结合理论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建立一套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5  基于核心素养的FGCPP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许晶
    2021, 30(1):111-1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5
    [摘要](229) [HTML](453) [PDF 1.21 M](677)
    摘要:
    我国正处于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应顺势而为,抓准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的重要利器,探索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在交叉学科教学体系中的重构和拓展。福建师范大学小城镇城市设计课程立足本科核心素养培育,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构建翻转课堂、小组研讨、经典阅读、实践教学及竞赛驱动等五个环节的FGCPP课程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设计”的特色。
    1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全英文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池寅,徐礼华,刘素梅
    2021, 30(1):117-12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6
    [摘要](330) [HTML](634) [PDF 2.20 M](829)
    摘要: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作慕课,探索并实践全英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17  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张雪,齐永正,曾文杰,陈三波
    2021, 30(1):124-12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7
    [摘要](330) [HTML](1040) [PDF 2.04 M](1174)
    摘要: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传统工科土建类专业在这一形势下亟需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围绕新工科内涵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改革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分析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各类实验课程和实践训练环节,融合“新工科”建设创新理念,形成课程实验、集中设计、集中实习、创新创业四大教学模块/平台,以及实践教学的基础认识、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三个层次,构建“一条主线、四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为培养创新型、交叉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18  服务土木工程三层次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李军,李晓东,崔祎菲,张鹏,曲成平
    2021, 30(1):130-13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8
    [摘要](295) [HTML](599) [PDF 1.43 M](1048)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践能力,提出服务于土木工程三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即土木工程“核心—方向—拓展”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思路。三层次课程体系具有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的特点。新开设具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含虚拟仿真)课程,包含土木工程专业急需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和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多项教研教改课题,以虚拟仿真“金课”标准建成服务于三层次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并结合虚拟仿真项目、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
    19  应用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林楠,张文春,李伟东,刘永吉
    2021, 30(1):137-1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19
    [摘要](338) [HTML](522) [PDF 2.47 M](854)
    摘要: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从属、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集中,学生实践训练和参与工程实践时间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增值为目标,构建贯穿4个学年8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和实践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等途径保障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研究成果可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20  以“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戴世宇,张兄武,孙云飞,周建祥
    2021, 30(1):145-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0
    [摘要](439) [HTML](558) [PDF 2.31 M](731)
    摘要:
    当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采用小组团队合作模式,开展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能力训练。实践中创新多种培养方法与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既填补了当下粗放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空白,也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对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1  毕业要求达成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王仪,朱凯
    2021, 30(1):151-16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1
    [摘要](266) [HTML](448) [PDF 2.28 M](1077)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本科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由教学环节、支撑课程和毕业要求指标点组成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为例,对毕业要求“研究能力”指标点展开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判断该项毕业要求是否达成,并能发现各级评价过程中的相对薄弱项。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22  基于工程认证标准要求的课程权重系数计算方法分析
    杨晚生,刘琳,高云飞,王璋元,颜彪,王晓霞,郑瑞芸
    2021, 30(1):161-16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2
    [摘要](909) [HTML](576) [PDF 1.24 M](1032)
    摘要: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以培养学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和能源供应为主的工程应用性专业,根据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建环专业的毕业要求控制指标点各因素应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权重系数计算。目前,由于工程认证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专业教师还缺少对相关权重系数计算方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这不利于教学开展,也不符合工程认证条件下专业的发展要求。在工程认证标准基础上,对建环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与支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指标点和支撑课程的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其判断矩阵,并对各指标点因素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毕业要求不同指标点的权重系数,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将层次分析法与学分法得到的权重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每种计算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以期对建环专业的工程认证起到促进作用。
    23  高校思政教育内生需求下的“问题式”生态课堂模式探究
    幸小勤
    2021, 30(1):167-17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3
    [摘要](322) [HTML](1023) [PDF 2.48 M](776)
    摘要: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课堂革命”,必须探索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模式。首先厘清高校思政课内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把生态教学思维融入思政课堂,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生态主体享有“获得感”为中心,构建“问题式”生态课堂模式。该模式更能充分实现教师和学生双向的“获得感”,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24  应用转型背景下建筑学实践教学“思政本源”的探索与实现途径
    李维,张靖宇,姜秋实,朱天伟
    2021, 30(1):173-18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4
    [摘要](296) [HTML](595) [PDF 3.59 M](787)
    摘要:
    基于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学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契机,以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课程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发掘思政本源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即,打造一个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的建筑学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两条思政教学线,通过不同历史时间线多角度弘扬社会价值观;建设“三时间三空间”思政教学环境;推进“四位一体”教学环节的有序渗透,确保课程涉及领域全方位人员参与等。经过3年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显著,可为专业相关课程思政的工作提供基础和建设的方向。
    25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例
    徐腾飞,杨成,赵人达,富海鹰,刘学毅,邓开来
    2021, 30(1):182-18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1.01.025
    [摘要](1523) [HTML](3379) [PDF 2.74 M](1349)
    摘要:
    土木工程类专业课学分占比大,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的成败。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土木工程教师的新挑战。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支撑点与融入路径。土木工程专业课可围绕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等3个维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其中,课程的绪论部分多涉及课程概述、工程应用、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等。此部分可以挖掘并融入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两个维度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点章节部分可以通过收集各个知识点的历史文献与经典实验,挖掘并融入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维度的思政元素。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