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1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土建创新人才多主体多维度效能评价机制的革新探索
    邓开来,杨文冲,占玉林,何畏,赵坪锐,张方
    2022, 31(4):1-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1
    [摘要](546) [HTML](1044) [PDF 4.56 M](767)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方向和新要求。针对传统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交通土建创新人才培养为研究背景,革新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从"全过程、多主体、多维度"三方面出发,凸显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多维度优化创新实践活动,兼顾师生共同发展,固守培养质量标准,构建了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全过程的多主体多维度效能评价机制。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2  开放融合·创研共促:新工科理念下国际设计工作坊教学改革与实践
    钱芳,陆伟,周博,吴亮,顾宗超
    2022, 31(4):8-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2
    [摘要](392) [HTML](501) [PDF 2.68 M](628)
    摘要:
    面对新工科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建筑类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国际交流的深度、跨界交融的能力、学术视野的拓宽、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等问题,提出"开放融合·创研共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国际设计工作坊的改革思路与方法,包括"3平台+1模式+1机制"的结构开放和多方协作的教学体系,"联合设计+课题研究+城市考察"的模块化作坊训练内容,"研究指导设计+设计比较研究"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日国际设计工作坊教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推广价值对教学改革进行检验,以期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3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车伟,孙俊利,杨震铂
    2022, 31(4):17-2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3
    [摘要](521) [HTML](895) [PDF 1.96 M](901)
    摘要: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实习实践训练教学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有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点面结合、模块组合、螺旋递进、新技术强化、全方位渗透"的多层次平面螺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框架,开发了土木工程校企协同实践信息平台APP,推行了本科生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等各种措施,为我校"新土木"实训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力保障。
    4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讨——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汤永净,管林波,吴竞,李燕,童乐为
    2022, 31(4):24-3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4
    [摘要](458) [HTML](517) [PDF 5.71 M](847)
    摘要: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变化、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及"00后"大学生的特质,提出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应聚焦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工程管理协调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毕业生能够胜任绿色建造和信息时代工程技术应用、管理工作。基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可引发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为例,对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主动将土木工程行业中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BIM等新技术与传统知识点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框架;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发掘并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00后"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5  以智慧建造为引领的地方院校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思考
    李万润,韩建平,杜永峰
    2022, 31(4):31-4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5
    [摘要](440) [HTML](384) [PDF 2.47 M](847)
    摘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建筑行业的形态、分工及组织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地方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亟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地方院校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探索与思考,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在建筑行业的影响力,为其他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提供参考。
    6  基于多目标的未来桥梁工程师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
    杨孟刚,何旭辉
    2022, 31(4):41-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6
    [摘要](322) [HTML](627) [PDF 1.34 M](622)
    摘要:
    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和实现既定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总结美国、德国、苏联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以及目前的交通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桥梁工程师纵向三级人才培养和横向不同桥梁专业人才培养的"多目标"培养思路,并分析了其与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一致性;最后,建立了基于中南大学"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培养"这个纵向链条的桥梁工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并制定了桥梁工程专业横向课程群,完整构建了三级人才和不同桥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基于多目标的未来桥梁工程师培养。
    7  “双基地”协同驱动乡村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育探索
    王磊,安蕾
    2022, 31(4):49-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7
    [摘要](319) [HTML](469) [PDF 2.92 M](536)
    摘要: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先行、设计服务下乡"计划,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亟待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在分析西安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乡村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基础上,围绕乡村规划教育发展需求,搭建乡村实践教学基地与设计服务下乡基地,探索在"双基地"协同驱动下如何更好推进乡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育。在乡村实践教学改革上,形成了"一个转变+一个联动":"一个转变"即传统教学基地模式向双基地协同模式转变;"一个联动"即专业乡村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育探索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实现有效联动。在专业人才乡村规划教育培育探索上,尝试形成"三结合+一条线"培育模式:"三结合"即"实践教学+社会服务" "专业教师+专业导师" "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乡村志愿规划师"相结合;"一条线"即认识一个乡村、了解一个乡村,规划设计一个乡村、服务一个乡村等不同能力培育阶段的有效衔接和整合。
    8  基于江苏省建筑业效率分析的大学生择业策略研究
    杨秉臻
    2022, 31(4):56-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8
    [摘要](313) [HTML](346) [PDF 2.99 M](1680)
    摘要:
    运用DEA-SBM模型法,研究江苏省建筑业效率特征,为大学生精准择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江苏省建筑业综合效率偏低,苏州和南通建筑业生产达到有效;江苏省建筑业无效率主要由产出无效率决定,整体无效现状为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提供条件;各地级市建筑业效率水平受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影响各异,为大学生就业方向提供了多样选择。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满足江苏省建筑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大学生科学合理择业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9  中外工程类专业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陈健夫,王薇,钟杰,孙海玲
    2022, 31(4):64-7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09
    [摘要](470) [HTML](577) [PDF 1.31 M](652)
    摘要:
    为顺应国家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新形势,满足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才需求,笔者依次梳理了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的演变:即工程硕士——工程类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招生的历程,并通过比较分析、文献研究、归纳分析、调查等研究方法,比较国内外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结合市场对工程类研究生的需求特征,探讨适应新时期我国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期对工程类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改革提供借鉴,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10  “多主体协同产学研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胡云进,陈忠清,吕越,钟振,何泽楠
    2022, 31(4):71-7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0
    [摘要](378) [HTML](734) [PDF 3.25 M](871)
    摘要: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开展了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依托浙江省山体地质灾害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将协同创新中心的各类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及科研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培养优势,构建了多主体协同、产学研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建立了校校(所)协同培养机制、校企协同培养机制与国际协同培养机制。以专业基础牢、实践能力强、兼顾国际视野为培养理念,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证明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国际学术组织等多主体协同与产学研融合培养,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及国际化视野的提升。
    11  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桥梁结构体系课程为例
    谭红梅,曾勇,王小松,冯亮波
    2022, 31(4):80-8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1
    [摘要](322) [HTML](601) [PDF 1.72 M](776)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融合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研究生桥梁结构体系课程为例,结合超星学习通及在线学习中心教育平台,提出了课前预习、课堂重点难点解析加讨论、课后拓展的"PIP"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视点",通过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探索包括学生间互评等六个量化指标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12  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及其教学模式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
    李汀珅,张明皓
    2022, 31(4):86-9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2
    [摘要](323) [HTML](310) [PDF 9.81 M](1624)
    摘要:
    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着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建筑遗产病害甄别和具体保护措施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建筑院系学习的地方。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工坊(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Studio)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将该教学模式凝练后应用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徐州徐海道署照壁的具体教学案例,论证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课程体系在中国建筑学专业中的适应性情况,旨在为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思路。
    13  规划企业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机制与优化策略
    于洋,吴冰瑕,周睿,范路平
    2022, 31(4):97-10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3
    [摘要](326) [HTML](320) [PDF 2.52 M](404)
    摘要:
    实践教育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改革、破解当前实践教育困境,对企业参与专业教育的机制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我国规划企业参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并展开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中英美企业参与专业教育的路径与机制相似,但英美两国在成熟度和深入度方面更优。而我国在企业积极性、政府推动力、行业组织话语权、学校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从整体层面提出了政府激励保障、行业组织引导、校企联合培养等优化策略与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
    14  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的重要路径
    王宝林,刘静
    2022, 31(4):108-1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4
    [摘要](312) [HTML](319) [PDF 1.31 M](402)
    摘要:
    高校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打造研究生思政示范课,发挥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发挥关键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三个面向",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优化思政课教学实施环境,发挥高智慧教育生态引领作用。
    15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吴发红,于小娟,殷勇,陆勇
    2022, 31(4):115-12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5
    [摘要](474) [HTML](832) [PDF 1.31 M](722)
    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必然目标。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薄弱的现状,按照土建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伦理、道德要求,本文深入挖掘了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元素,明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培养目标;构建了"立体化、分层次、全过程"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学体系,从而使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颖多样、有趣灵活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弥补了现有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单一化的不足;并以国家在线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3个维度,对思政元素融入此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而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16  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探讨
    张根凤
    2022, 31(4):122-12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6
    [摘要](271) [HTML](429) [PDF 1.31 M](397)
    摘要:
    竞争环境需要有竞争性文化,而竞争性文化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从当前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OBE和CDIO的标准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OBE与CDIO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作为一种价值观培养,也作为能力来培养,具有"技""才"的特点。剖析了古代的"德""才"观与用人观,提出应把握立德树人的完整之意。以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探讨了"内倾""外倾"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特点,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讨论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指出应"内倾""外倾"文化并重,特别是在竞争环境下,不仅要重道德,也应重技艺,培养德才兼备之优秀人才。
    17  叙事性思维下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张倩倩,郝桐
    2022, 31(4):129-1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7
    [摘要](371) [HTML](609) [PDF 4.97 M](455)
    摘要:
    营造具有叙事性的场所与空间,是当代建筑最为重要的设计倾向之一。在设计建筑时,从体验互动的角度来理解建筑的叙事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思维方式。在毕业设计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构建叙事性的空间场所,加强对学生叙事性设计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在设计作品中的逻辑性,并以部分作品为例,探讨在设计课程中贯彻叙事性设计思维的可操作性,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
    18  基于情境创设的3+2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
    张敏,黄奕森,何春保,杨家放,陆金驰,李庚英
    2022, 31(4):136-1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8
    [摘要](327) [HTML](653) [PDF 4.87 M](788)
    摘要:
    培养高素质、有担当、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土木工程科学在大学教育培养目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大学工程教育不仅要关注过程也应当关注目标,采用过程与目标融合的探究式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优势。本文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基于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工科教育特征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构建3+2式探究式教学目标体系,涵盖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和过程、方法及态度培养目标,同时基于"最近发展区"提出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探究点及探究项目的科学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19  学术素养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张育新,谢奕萱,张霄菁,孙涛
    2022, 31(4):144-15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19
    [摘要](340) [HTML](455) [PDF 1.32 M](556)
    摘要:
    文章结合某航天科研院与陆军勤务学院研究生参与重庆大学学术素养课程的具体实践和调研分析,深入解读研究生基础能力、写作技巧、英语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之处。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为导向,从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两方面探讨学术素养课程改革路径,提出应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开展跨单位合作,重视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和时间管理等能力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大局观,做好学术道德的价值引领等,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20  公共基础重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张忠,吴德银
    2022, 31(4):152-16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0
    [摘要](243) [HTML](472) [PDF 1.46 M](620)
    摘要:
    大学数学类课程由于存在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学习难度大等特征,导致学生课程补考率和重修率较高。学生在重修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受传统课堂教学时空限制,无法完全满足课程重修学习需求。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兼容性较高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参与度更高。为探讨翻转课堂具体实践效果,提升大学数学公共基础重修课程教学质量,基于相关文献和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课程重修学生、重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特点,探讨和设计了相对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共基础重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以大学线性代数重修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此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较高。
    21  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苏勇,熊俊楠,刘福臻,刘姗,贾宏亮,戴小军
    2022, 31(4):161-16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1
    [摘要](304) [HTML](479) [PDF 2.92 M](448)
    摘要: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对当前高等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阐述,分析了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特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设置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能力的毕业要求;通过绘制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构建了支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中对学生层次化、模块化能力培养,保证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目标达成,可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试验教学改革
    王龙,解晓光
    2022, 31(4):167-17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2
    [摘要](260) [HTML](423) [PDF 2.57 M](535)
    摘要:
    为实现室内试验与生产实际相协调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发挥室内试验结果对现场施工的指导作用,在分析传统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试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基于生产实际与室内试验相协调的原则,调整课程目标,开发了振动拌合、振动成型和抗冲刷设备,提出标准试验参数,并对抗冲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明确了被冲刷试件冲刷应力分布,作为学生抗冲刷试验分析基础。通过物理指标的分析,明确了最佳含水量的物理意义和三种方法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通过力学指标的分析,明确了不同试验方法对强度的影响和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通过抗冲刷试验与分析,明确了设计水泥剂量指标和数值模拟作用。基于新目标的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试验课程,使学生理解了配合比设计的本质,在技术要求层面,不但能满足强度要求,还要兼顾功能性指标,在试验设计方面,不但要遵从规范,还要有创新精神。
    23  土的力学性质环境效应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实现
    边亚东,尹松,李新明,陈雨婷,王凯
    2022, 31(4):177-18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3
    [摘要](231) [HTML](532) [PDF 3.68 M](468)
    摘要: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手段,开发了复杂环境作用下土的力学性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系统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装置实现土样反复增湿-脱湿、低温-高温的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模拟炎热多雨和酷暑严寒复杂环境气候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实现对经历复杂环境作用土样的固结、直剪及三轴试验,测试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虚拟试验操作过程与实体试验基本相同,试验环境相似,互动感受逼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直观体验土样的环境模拟及力学试验过程,克服了实体试验中难实现、成本高昂、受时空限制等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和认知复杂环境作用对土体力学性状的影响。
    24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虚拟仿真实验实践与探索
    徐勋倩,葛文璇,项宏亮,张晨
    2022, 31(4):184-19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4
    [摘要](316) [HTML](401) [PDF 4.28 M](523)
    摘要:
    利用Unity3d技术、WebGL技术、OpenGL技术和3D仿真技术,开展了基于桥梁工程病害阈值控制指标识别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展覆盖"预习、实施、复习、考核"全过程的虚实结合仿真实验,既可较好解决单一实体实验由于受成本、安全风险和进度安排限制而致病害检测操作复习难、考核难,公路桥梁组成构件空间分布位置再现难、技术状况评定示教效果差等问题,还可增强学生在进入实体工程现场前对具体分部件在工程空间位置关系的感性认识,了解桥梁工程检测与技术状况评价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实现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虚拟仿真实验实验项目的"完整、高效、绿色、环保"和考核对实验过程的全覆盖。
    25  深部地下空间热湿环境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
    张东海,高蓬辉,王义江,魏京胜,黄建恩,刘展
    2022, 31(4):191-19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5
    [摘要](289) [HTML](451) [PDF 3.34 M](333)
    摘要:
    虚拟仿真实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被列为教育部推出的5类国家"金课"之一,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紧密依托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基于"学生中心、自主交互"+ "虚实结合、相互补充" +"科研前沿、特色明显"的设计理念,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将特色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碎片化"的地下空间热湿环境调控虚拟仿真系统。学生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主开展"沉浸式体验+专业化学习+交互式操作+全程化考核"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弥补传统实体教学资源的不足,丰富实验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
    26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胶凝材料与混凝土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杨军,张高展,王爱国,侯东帅,吴修胜
    2022, 31(4):200-20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2.04.026
    [摘要](394) [HTML](541) [PDF 4.53 M](795)
    摘要:
    胶凝材料与混凝土学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专业性。课程中包含一些深层理论知识,如水泥水化、纳米孔离子传输等,传统教学手段缺乏图片和视频媒体资源,无法形象展示过程模型,课程讲解乏味。将分子动力学模拟引入课程教学,通过模拟的可视化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视角,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分子动力学引入也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