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 教学为经 行业作纬:土木工程课程群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初探

      2023, 32(1):1-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1 CSTR:

      摘要 (333) HTML (556) PDF 1.39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破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打破时空限制,为教师高频次、高质量、高标准开展校际间教研活动提供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土木工程课程群"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为试点,进行高校发展需求调查,分析教研室建设的迫切需要。针对专业层面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土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推动符合大土建行业需求的教学改革,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维度,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合力;课程建设层面,深化课程群"全产业链"教研与教改,构建行业特色大国土建工程群,绘制贯穿土木工程教育全过程的课程地图,构建课程知识图谱;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共创共建共享跨行业领域的土木专业教学名师、教材、课程、产教融合等精品教学资源库;注重教学技能提升,依托慕课西行计划、公开示范课、元宇宙空间研讨等教研形式,设计全生命周期的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系列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协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土木样式。

    • 从三螺旋到三链协同的产教融合机制与实践——以重庆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

      2023, 32(1):8-1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2 CSTR:

      摘要 (384) HTML (632) PDF 1.61 M (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高等学校产教协同育人改革中,普遍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外部资源导入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为适应行业发展变革,构建产教融合下的协同育人机制,重庆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基于三螺旋理论,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系统整合课程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三链",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并实践了"全程、深度、共赢"的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企业全程深度参与的"四大通道""七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教学平台、企业资源导入与共享等具体途径,为国内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范例。

    • >新工科建设
    •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信息技术的土木工程教学实践创新

      2023, 32(1):15-2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3 CSTR:

      摘要 (428) HTML (562) PDF 3.97 M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教育的提出,旨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革新教育理念与模式,为国家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工科人才,满足行业对工科人才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亟需在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寻求创新并进行改造升级,智能建造专业的建设与推广冲击着土木工程专业这一传统的工科专业,但同时也为土木工程专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会。基于国家战略要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滞后、本研隔断等教学问题,以新工科背景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为出发点,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优势,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创新培养体系等各方面,进行土木工程教学实践创新。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要求,不断总结与归纳教学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视野为教学目的,建立了融合信息技术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融合VR等技术自主编写了多元立体化BIM技术系列教材,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充分利用企业优质教学资源,搭建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注重科教融合,创新"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的交互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传统土木工程学科改造奠定了基础。

    • 新工科背景下力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2023, 32(1):24-3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4 CSTR:

      摘要 (322) HTML (616) PDF 3.29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力学是工科的重要科学基础,力学创新实验是深化认识力学理论、有效联结工程技术的重要载体,新工科建设迫切要求力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革新。从力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出发,立足国家战略技术与产业需求,突出行业特色,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将基础力学知识与专业核心课程相结合,构建了"工程技术前沿—创新实验项目—创新成果产出"逐级提升的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了力学创新实验教学的总体实施方案,显著提升了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一体化的意识与能力。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2023, 32(1):31-3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5 CSTR:

      摘要 (318) HTML (609) PDF 3.07 M (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从专业分割走向跨界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研究生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工科专业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需立足高校新工科建设背景,紧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的工程性、实践性、探究性、启发性等缺位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导向,以重大疑难工程浸入式体验为牵引,突出学科交叉,可实现打造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阐释创新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讨论实践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机制,明晰了建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三大基本思想内核:突出创新,激发思维突跃;重大工程浸入式体验,培塑工程师素养;强调前沿交叉,培育科学家嗅觉。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志趣与自我职业发展定位,开展多接口模块化实践教学,实现了四大重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重构与评价体系重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前沿交叉研究顺利起步,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培养的毕业生深入各大军方工程研究单位一线,正迅速成长为牵头各项重大国防工程、履行重大作战工程保障任务的骨干型力量,有效助推了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科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工程教育新范式。

    •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 基于“五融合”育人机制的土木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3, 32(1):39-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6 CSTR:

      摘要 (229) HTML (1112) PDF 2.55 M (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未来发展",以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回顾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五融合"育人机制,分析了"五融合"育人机制的内涵、作用,通过构建"科研—教学—学习"的联合体、搭建"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健全"实践—实训—竞赛"融合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人才培养体系汇集了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举措创新等多种创新,展示了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成果,为建设土木工程省级一流专业提供了参考。

    • 核心课程改革驱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2023, 32(1):49-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7 CSTR:

      摘要 (280) HTML (826) PDF 4.52 M (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时代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从核心课程改革入手,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在动态控制理论主导下提出工程面向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作用的主导性、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全程参与的系统性5个环节循环递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运行模式。从全方位教学资源建设着眼,基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需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平台资源共享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资源,营造工程项目管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环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基于工程建设过程主线,面向工程实际,围绕完整案例构建CDIO理念下层次递阶、系统关联的核心专业课程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以岗位能力为牵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架构以核心课程改革为驱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职业规划引导、专业建设支撑、校企合作对接,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彰显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民族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蒙古族学生为例

      2023, 32(1):56-6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8 CSTR:

      摘要 (180) HTML (478) PDF 1.75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适应当前世界范围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需求,提升民族生培养质量,以蒙古族学生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民族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在满足专业规范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基础上,从民族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符合民族生特点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并提出"实践创新"的新理念。在教学实施中,强调"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培养特色",面向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课程安排,强化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自行设计项目式习题,改革评价方式,在民族生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实现了对民族生的特色培养,提升了民族生的培养质量。

    • >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地方高校专硕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基于南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学位点建设实践

      2023, 32(1):63-7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09 CSTR:

      摘要 (262) HTML (550) PDF 1.34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专硕工程教育的主力军,但教育教学资源的差异可能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人才素养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是增强毕业生发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扬长避短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基建"和"互联网+"等背景下,工程形态和建设模式变革日益广泛和深刻,T形知识和能力结构是新发展形势下土木水利工程建设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素养需求。分析了土木类专硕教育转型发展的紧迫性,讨论了地方高校发展专硕教育的主要局限因素: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生源基础素养相对不强,师资队伍工程阅历欠缺,以及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竞争等。同质化竞争表现为校内学硕与专硕培养模式、目标的同质化,以及校际学科发展方向的同质化,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相互挤压。基于南华大学土木与水利专硕学位点十余年的建设实践,讨论了地方高校提高专硕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路和成效。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发展学科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共同体,是地方高校传统学科专硕教育破解同质竞争难题,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改革思路和实践模式对地方高校传统工科顺应时代需求发展专硕教育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 “双一流”背景下建筑类研究生多元协同管理与培养模式研究

      2023, 32(1):73-7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0 CSTR:

      摘要 (178) HTML (598) PDF 3.42 M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大多数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积极提升建筑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但传统培养模式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欠缺等问题。针对现阶段"双一流"背景高校建筑类研究生现有培养与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多元协同管理方法,构建优化型教学模式+纵向科研课题+学科竞赛+横向实践项目+产学研实战平台"五位一体"的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学院—研究团队—指导教师四者之间的衔接,保证各项教学科研任务有序进行,保证对学生管理的有效性,以此夯实建筑类研究生的设计实践基础,培养建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 加快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

      2023, 32(1):80-8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1 CSTR:

      摘要 (248) HTML (458) PDF 1.81 M (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基于该院"十三五"期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成效数据,分析了制约该院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比例相对较低;硕士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不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从机制创新、过程控制、模式改革、队伍建设和管理优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包括创新优质生源引育方式方法,支持学院在本科阶段以多种形式培育优质生源;充分发挥学院领导、系所干部、导师、辅导员及班主任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主体宣传作用;优化研究生招生录取选拔机制;通过研究生论坛、暑期学校、实践大赛等多种形式吸引优质生源。二是强化过程控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包括建立以全过程、全方位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注重过程控制,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三是改革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包括强化学科导向,建立按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培养研究生制度;健全研究生学位预警机制,完善分流政策;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导师质量。包括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打破终身制;加强岗位培训,建立导师培训常态化制度;规范导师招生人数,优化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五是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研究生保障质量。包括明晰职能分工,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框架;统筹经费资源,健全研究生教育差异化投入机制。

    • >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
    • 清华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精品课程及教材建设

      2023, 32(1):88-9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2 CSTR:

      摘要 (348) HTML (641) PDF 4.34 M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总结了40年来清华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和教材建设,重点介绍了近20年来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以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和教材建设中的践行,包括:(1)教材组织架构创新,更符合结构设计的思维逻辑;(2)突出基本概念和设计理论,重点讲授"活"的、"可迁移"的知识;(3)通过课外程序计算和设计型作业延展课堂,有效形成课内、课外双轮驱动;(4)结合新结构体系的发明,采用问题导向式的研讨型授课,启发创新思维。

    • 服务北京冬奥建设培养多学科全尺度建筑类设计创新人才

      2023, 32(1):96-10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3 CSTR:

      摘要 (286) HTML (562) PDF 7.69 M (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建设的可持续性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把握2022年北京冬奥会规划建设契机,回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我国"双碳"目标,把服务北京冬奥建设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院负责的冬奥会课题,贯穿了本硕博设计教学、论文训练、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全链条覆盖"的教学体系。结合北京冬奥会实践,形成了以"全尺度空间干预"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大建筑"教学框架;结合北京冬奥会人才培养实践,因材施教,完善了以学生学术志趣为导向、学科学术焦点为依据的多维度教学过程;结合大型国际事件机遇,推进了以多元文化背景为基础、以思维交融和创新实验等为手段的国际化教学方式。近年来,学院在培养投身脱贫攻坚、服务全面小康、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类设计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实践成果,建立了以"扎根中国、胸怀世界、通识宽广、专业精深"为突出特点的多学科全尺度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多学科全尺度教学体系能够为我国建筑学教育提供参考借鉴和引领建筑类学科向"大建筑"学科融合方向发展。

    • >中外建筑教育比较
    • 美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解读及启示——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2023, 32(1):106-1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4 CSTR:

      摘要 (294) HTML (675) PDF 2.67 M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工科传统专业之一,制定合理的土木工程培养方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进"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阐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土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特别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和规定做了详细解读。发现:专业理论课程占比达52.3%,特别注重其中工具课程(如工程数学和计算机语言等)的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中划分出十个领域的课程体系(包括七个传统领域: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环境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资源工程与科学;三个跨学科领域:能源—水—环境可持续性,社会风险管理,可持续和韧性基础设施系统),规定在其中同时选择两个不同的领域作为主修领域和辅修领域;开设了写作原理和科技写作课程,强调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倡导教师顾问制度,提倡教师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和辅导。UIUC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出如下特点:课程划分细致保证了课程讲授的难度和深度、课程体系选课灵活且操作性强、同时选定主修领域与辅修领域兼顾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选修预备课程的硬性规定保证了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新生制定课程安排计划书需校方多级签认避免了学生盲目选课等,对我国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模式探索——以澳大利亚高校实践为例

      2023, 32(1):121-12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5 CSTR:

      摘要 (273) HTML (497) PDF 1.59 M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加快了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进程,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改革工作重心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亟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将科研与实践并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宗旨的澳大利亚高校,形成了其课程设置灵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特色,可为我国土木工程教育提供借鉴。通过描述和分析国际教育环境下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教育发展现状,揭示了澳大利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通识化程度高,课程内容全面灵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培养等优势,提出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需处理好教育通识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生体验;提高课程精品化与专业化程度;促进学科教育全面发展等建议,以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注入新活力。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新工科背景下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探究

      2023, 32(1):127-1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6 CSTR:

      摘要 (263) HTML (562) PDF 2.41 M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工科是在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新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高校工科教育各个方面,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工科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工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承担着思政育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特点和教书育人的规律,在实践课程中兼顾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两个教学职能。针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要求指导下,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基础必修类课程和进阶类课程进行了思政总体设计,解读了港航专业培养方案中蕴涵的课程思政内涵,细化和提炼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学体系和多层次育人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结合培养计划和新工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具体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以土力学课程为例

      2023, 32(1):136-1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7 CSTR:

      摘要 (313) HTML (543) PDF 2.44 M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是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尝试,是培养一流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为例,在深刻理解土的特点与工程问题、全面厘清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根据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育人目标定位,确定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组建教学团队,创建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凝练出课程的四大思政元素: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程伦理、专业兴趣与认同,依据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角度,遴选出一批典型的、本土化的思政教学案例,将其有机、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如盐入水,润物无声,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和熏陶。通过实施土力学课程思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提高,职业责任及安全意识增强,专业兴趣与认同感提升,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融合,形成了土力学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有效补充和辅助力量。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

      2023, 32(1):144-15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8 CSTR:

      摘要 (305) HTML (810) PDF 2.59 M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工程类人才,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4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厘清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实践意义,总结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相对较低、课程思政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对传统、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环节相对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明确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各模块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育人目标,并提出多媒体的利用和微课的制作以提高课程思政学生参与感,桥梁模型的加载比拼与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分析以创新课程思政展现形式,学习通的加入和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以丰富课程思政实施手段等对策。最后,以梁的合理设计这节课为例,通过教学设计详细说明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设置——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2023, 32(1):155-16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19 CSTR:

      摘要 (327) HTML (475) PDF 7.52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以目标导向为主的中宏观层面总体规划,以及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微观层面详细规划。另外,"城市双修"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切实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空间的需求,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课程设置目标、手段与内容要实现三个转变:由先确定建筑设计目标,再确定设计对策的目标导向设计向先发现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问题导向设计转变;由较为单纯的空间与功能设计技能训练向学习掌握"调研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落实措施—设计表达"的设计方法训练转变;由专注建筑功能与造型的自内向外设计向更关注建成环境对建筑设计制约的自外向内的设计转变。南京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结合自身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以空间为主线,以环境为约束,建立了以"1"个现状调查分析为基础,其后展开"2"个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题的"1+2"课程体系。通过大幅度增加现状分析的研究,强化环境的制约条件,突出问题导向下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加强了学生对建筑及环境的认知,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对相关设计逻辑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衔接了高年级的城乡规划设计课程。

    • 普通本科院校多高层结构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3, 32(1):165-17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0 CSTR:

      摘要 (213) HTML (450) PDF 4.41 M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问卷调查和课题组多年授课经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多高层结构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普通本科院校特点提出了"模块化反例教学法"的改革思路,教学内容按照结构类型重新进行模块化分割,教学方法以自主提出的反面案例法和问题法为主,考核方式借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的模式,以产出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尽管学业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课堂效果和学习氛围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表明了其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需求导向下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23, 32(1):172-18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1 CSTR:

      摘要 (266) HTML (672) PDF 6.06 M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要求的背景下,按照农林院校园林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标准,课程体系的更新必须要着眼更高的要求。溯源国内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发展特点,以建设一流课程的要求为依据,梳理出以"林学类专业"为特色且融合"建筑学类"专业的特征要求。在此基础上,遵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教师团队、教学资源以及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和学情,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到总体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最优理想解,进一步确立以"园林工程"和"园林花卉学"为"联动双核心"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拟整体达到"新农科"特色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多元化教学要求,培养新时代引领行业实践和研究创新的园林人才,满足为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提供园林建设研究人才的需求导向,实现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新时代高品质的园林高级人才。同时也为其他院校构建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参考。

    • 建筑冷热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 32(1):185-19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2 CSTR:

      摘要 (259) HTML (517) PDF 1.93 M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筑冷热源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冷热源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独立解决复杂冷热源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重要支撑。研究从教学实践入手,分析了建筑冷热源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与计划学时的矛盾、培养目标与授课方式的局限,分析了原有课程教学方式与实施过程难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从教学内容重构、线上线下融合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基于互联网助力的混合式教育解决方案,是推动教育快速高质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的有效途径。研究依托雨课堂平台构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建筑冷热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将课程体系整合为五大模块,并对其进行浓缩重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以线上预习发布、线下讲授与线上测试、课后答疑与拓展等方式,实现细化线上知识点与线下能力培养的融合;改革传统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改革探索了建筑冷热源课程混合式教学培养体系主要路径,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为加强学科建设和深化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 >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 工科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2023, 32(1):192-19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3 CSTR:

      摘要 (220) HTML (427) PDF 1.36 M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以工科毕业设计的开展为切入点,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课程构成分析,结合毕业设计中学生对知识体系掌握和应用程度、产生原因及效果影响的调研,深入分析了当前工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分需求模式下课程覆盖面不足、知识体系不健全、工程应用性欠缺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系统性不足、需要再学习等问题。基于新工科发展要求,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适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学科基础、专业知识的重新梳理和完善更新,结合教学模式和学习需求,构建适合不同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扩大专业知识的覆盖面,根据高校人才差异化培养的特点,面向人才需求提升课程设置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3个层面构建教学体系。

    •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探讨

      2023, 32(1):198-20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4 CSTR:

      摘要 (236) HTML (721) PDF 1.52 M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程结构抗震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对象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点较多,涉及结构抗震技术最新发展。受学时和教学经费限制,实验教学一般限于梁、柱构件在拉、压、弯、扭等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很少进行如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构件耗能能力测试、结构地震响应等结构动力荷载试验。介绍了工程结构抗震类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了现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开设结构抗震性能相关实验课程、建筑和桥梁减隔震装置力学性能实验课程的建议,并从编写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讲义,编制实验报告模版,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最新工程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充分了解了各类减隔震装置、最新结构设计理念和新型结构体系,得到了规范化的试验操作技能训练,对学生就业后快速理解工程建设程序和标准,或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桥梁工程多元产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3, 32(1):204-21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1.025 CSTR:

      摘要 (226) HTML (694) PDF 2.76 M (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土木工程行业形态、分工及组织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教育部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双一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生产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近年来结合桥梁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紧扣桥梁工程建造领域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针对传统实践模式存在实习主题落伍、管理考评模式片面、教学手段单一、成果产出老套的弊端,对生产实习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依托国内在建的紧贴工程实践前沿的重大桥梁工程实习基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数字化教学手段,通过2017—2021年的实践教学探索,逐步形成了实习主题前沿化、管理程序精细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成果产出高效化的教学新模式。新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成果多元产出为导向,探索精细化全程管控和考评方式,保障实习质量,促进学生收获多方面成果。自应用以来,受到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广泛好评,可为"双一流"高校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