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自主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探索——基于四所大学的多案例分析

      2023, 32(6):1-1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1

      摘要 (170) HTML (27) PDF 940.39 K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工程科技创新人自主培养路径,本文基于学科评估及泰晤士排名结果,选取了类型不同但各具特色的四所工科院校,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支撑体系三个维度对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各异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需要建立分类培养机制,据此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特色+分类培养”的培养理念。同时,进一步总结了创新人才类型金字塔,构建了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程度矩阵图,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五条建议。

      • 0+1
      • 1+1
    • 以能力为导向的美国研究生助教团队模式研究及启示

      2023, 32(6):11-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2

      摘要 (154) HTML (20) PDF 588.16 K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助教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哈佛大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助教在高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助教制度长期以来秉持“助困”“助学”的传统定位,助教能力培养意识不强,影响了助教活动的实效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程教育系在工科新生计划中推行由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助教团队模式,建立了全方位、贯穿式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助教制度。通过分析其助教团队模式的特点和经验,得出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六点启示:加强助教制度认识,完善助教制度顶层设计;规范助教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加强管理;明确选聘标准和流程,严把助教入口关;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丰富助教工作内涵;完善监督考核体系,细化目标综合评价;提升助教薪酬福利,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 0+1
    • >工程教育研究与评价
    • 基于OBE理念的学科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2023, 32(6):19-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3

      摘要 (142) HTML (19) PDF 1.13 M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运用于学科思政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典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元素发掘、思政教育手段发展,形成了以思政评价指标点支撑思政毕业要求的学科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思路,达到了多课程间思政教育协同共进的目标。通过“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定量评价方法,形成了可持续改进的闭合环节,旨在提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质量,并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工程经济学A课程为例

      2023, 32(6):28-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4

      摘要 (153) HTML (32) PDF 690.45 K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各高校大力推广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选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参与工程经济学A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MOOC线上教学平台为数据来源,选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从观看视频个数、观看视频时长、出勤次数、课堂练习正确率四个指标对本科生线上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线上成绩、课后作业成绩两个方面对期末考试成绩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线上成绩及课后作业成绩与期末成绩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 0+1
      • 1+1
      • 2+1
    • 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建设意愿与阻碍因素研究

      2023, 32(6):36-4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5

      摘要 (130) HTML (25) PDF 1.55 M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为工程管理专业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汇总渠道和高质量的实践操作模块,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深入了解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建设情况,本研究面向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了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中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数据,通过了解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意愿,分析了建设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数据显示,仅有22.54%的受访者申请或参与了虚拟仿真教学课程建设,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虚拟仿真教学对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并认可其作用。其中,影响教学建设意愿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和相关资源支持等。研究结果对推动工程管理专业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相关建议和对策可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新工科探索与实践
    • 基于课程平台的新工科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思路

      2023, 32(6):45-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6

      摘要 (142) HTML (33) PDF 1.34 M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新工科教育需求,深化高等学校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改革,结合工科专业教学实际,在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研究和探索基于课程平台的专业课程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根据实际教学实践的量化分析,在课程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和课程模式反馈等内容上开展辩证分析,构建了包含多种课程资源和在线课程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获得学生的认同,而且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突出新工科教育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更有效地培养拔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 0+1
      • 1+1
      • 2+1
      • 3+1
    • 基于设计思维的土木工程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更新

      2023, 32(6):51-6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7

      摘要 (134) HTML (19) PDF 2.96 M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大学生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倾慕、学校重视的重要学习和展示平台之一。从课程教学体系与学科竞赛的关系、学科竞赛组织与孵化机制等方面指出了制约学科竞赛健康发展的原因。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设计思维的思想,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近几年的探索,介绍了“树德为先、学生中心、能力为重、赛教互促”的土木学科竞赛组织和管理办法1.0版及其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基于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了2.0版的学科竞赛指导纲要,以期为土木学科院校及综合性工科院校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新工科背景下岩土工程本研协同的实践型教学:以微型三轴仪的研发为例

      2023, 32(6):61-6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8

      摘要 (148) HTML (45) PDF 1.17 M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变革为工程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促进了新工科建设理念的生成。在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全过程培养进程中,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专业综合素养。针对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关于土工测试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科研方向的研究生和正在学习该知识点的本科生,自主研发了一套微型三轴仪作为随堂教具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旨在优化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互动。微型三轴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模拟实际三轴仪的固结、剪切和控制排水条件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关键操作步骤,直观地体会有效应力决定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基于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导向,对岩土工程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教学促进实践,以开发促进研究,打通了不同阶段的专业知识衔接,通过仪器研制和课堂反馈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构建了本研学生协同联动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探讨了微型设备类教具在研发过程中的难点,实现了专业能力高、创新思维强的人才培养。

      • 0+1
      • 1+1
      • 2+1
      • 3+1
    • 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专业为例

      2023, 32(6):69-7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09

      摘要 (157) HTML (28) PDF 876.82 K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对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专业为例,在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满足现代水利人才建设需求为导向,探索符合未来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办学定位,创建了“多元联动构建育人载体,方案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新模式,并以“重实践、强能力、提素质、求创新”为目标,在“工学结合”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改革,构建的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核心能力与多元联动”培养模式符合水利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了水利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为水利类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0+1
      • 1+1
    • >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
    • 以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培养体系建设

      2023, 32(6):78-8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0

      摘要 (113) HTML (41) PDF 4.80 M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主动适应国家、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依托国际化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以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切入点,参照国际一流建筑教育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在建构“通专结合、本硕贯通”的教学体系基础上,围绕设计课程体系、硕士培养模式、设计教学队伍组织、教学内容革新、双学位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进行系统改革。希望同济大学探索改革的一系列成果能够引发更大范围的建筑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思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
    • 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3, 32(6):88-9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1

      摘要 (163) HTML (21) PDF 848.11 K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大土木”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导论课——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以SPOC平台为载体,以“问题导向、精准教学、个性学习”为主线的翻转混合教学模式框架,并进行了案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翻转混合教学模式提供的精准、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线上资源和全过程师生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了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课前初步内化、课中深度内化和课后全面内化,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更加深入全面;引导交互、发掘学生优势潜能和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0+1
      • 1+1
      • 2+1
    • 以“实”为旨:绿色建筑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3, 32(6):97-10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2

      摘要 (157) HTML (22) PDF 2.91 M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双碳”目标与方法落实到绿色建筑教育实践中,是当前建筑学专业课程 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贵州大学绿色建筑课程的教学检视与学生反馈,剖析绿色建筑课程存在“时滞迟 效、学用分离”等问题的根源 ,即课程定位模糊、教学过程单调、忽视学生诉求,结合OBE理念,提炼出 “ 学扎实、讲实效、重实用”的教学目标 ,据此在教学方案中相应设计了知识模块和认知模块、实操模块、 实践模块 ,并采用集成课前趣味导入、课中数字化互动、课后动态反馈的“ 全过程”教学方式 ,凝练成以 “ 实”为旨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方案 ,达到了学生会应用和设计有实效的目 的 ,形成了课程实践融入“ 双 碳”知识图谱的新路径 。最后 ,针对此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加 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设计与技术教学的改进建议等。此项课程改革弥合了绿色建筑理论与应用之 间的鸿沟 ,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丰富了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助推了绿色 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实验环节教学设计

      2023, 32(6):105-11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3

      摘要 (141) HTML (20) PDF 1.90 M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环节是该课程教学非常必要的部分。然而,真实的地下工程现场监测实验耗时耗力,开展难度大、风险系数高,而模型箱实验又与工程实际相差较远。因此,提出一种模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空地和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通过简化改进标准实验步骤,设计了超载下土压力测试和平板载荷现场模拟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据此完成实验基本操作,取得了符合规律的实验数据,教学效果良好。模拟实验步骤开展实验环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地下工程现场监测的实况,又充分保障了师生安全,是该课程实验教学较好的设计思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辅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困难调研与对策——以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

      2023, 32(6):112-11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4

      摘要 (138) HTML (29) PDF 1.54 M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结构设计理论和一定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双学位辅修学生存在时间紧、任务重、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以其为例对辅修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学术调研,并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调研发现,目前存在辅修学生已修课程基础偏弱、不同专业学生可利用时间难统一、单次课时长易导致师生疲劳,以及学生重修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建议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时应注重生动性和可回顾性,可配合网络课程以及相关试验和动画视频。此外,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合理安排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时间,加强工程应用实例和工程事故案例讲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责任感。

      • 0+1
      • 1+1
      • 2+1
      • 3+1
      • 4+1
    •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稳定承载力教学实验的探讨与实践

      2023, 32(6):120-1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5

      摘要 (120) HTML (42) PDF 2.28 M (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但在目前的本科教学实践中组合结构的教学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针对这种现状,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既有钢结构基本原理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新增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教学实验项目,开发了适用于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教学实验的加载设备、量测设备和试验构件,明确了关键知识点涵盖范围,制定了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课程改革力求使学生理解组合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组合构件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认识组合结构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优势,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弥补现有钢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的不足。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桥梁建造专业课程教学改进探讨

      2023, 32(6):128-1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6

      摘要 (118) HTML (26) PDF 1.02 M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桥梁施工安全与质量对建造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一线从事桥梁建造工作的技术人才。桥梁建造作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分散、教学方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并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结合桥梁建造专业课程建设现状,从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施工现场多媒体资源利用、现场施工信息系统与虚仿真平台引入等方面开展教学改进探讨,并从桥梁支架施工部分课程内容的课程设计、考核等验证了教学探索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梳理知识点主线、突出教学重点、补充现场新技术内容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选现场图片、以工程动画方式讲解知识点和引入施工现场视频等信息资料突出课程内容重点,借助MOOC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和实践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就支架施工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分析表明,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研究视野,教师教学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且相关教学方法也得到了验证,可为相近课程的教学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高校管理与思政教育
    •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3, 32(6):136-1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7

      摘要 (106) HTML (23) PDF 1.03 M (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许多高校教师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身体力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普遍和共性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中存在的普遍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大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指出破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瓶颈的方法,提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供广大高校专业课授课教师参考。

      • 0+1
      • 1+1
      • 2+1
      • 3+1
    • 《钢桥》教材课程思政内容构建

      2023, 32(6):144-15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8

      摘要 (159) HTML (23) PDF 642.29 K (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教材作为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钢桥》先进的教学内容,着眼于恰当的、有促进作用的思政内容,使《钢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再理解,凝练思政元素并做分类;然后根据《钢桥》教材各章的知识点,融合七个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设计,建立起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教材中思政内容进行具体构建,实现课程思政类《钢桥》教材的特色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 OBE理念下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 32(6):154-16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19

      摘要 (141) HTML (28) PDF 1.28 M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重视教学过程的输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育人观。以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在分析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引领下教学优化设计的思路。结合课程特点,发掘该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水准测量原理》章节的思政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以期为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0+1
      • 1+1
      • 2+1
    • 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模式探索

      2023, 32(6):165-17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6.020

      摘要 (127) HTML (20) PDF 817.02 K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程思政具有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时代价值,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外在体现。文章以城乡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课程为例,论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显性思政要素和隐性思政要素,进而针对性提出以讲授引导法为主、正反面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的思政要素切入模式,结合原教学章节构建本课程具体的思政教学整体框架,以实现建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合,丰富学科底蕴和理论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0+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