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稿
    • 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四大基本原则

      2024, 33(1):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1

      摘要 (207) HTML (34) PDF 589.26 K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数据已成为高校德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既是高校德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大数据之于高校德育的广阔应用前景,需要有价值前提层面的考量,也就是从方法论的视角构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包括乐观与谨慎的统一、技术与人文的共生、群体与个体的兼顾、权利与责任的并举。只有廓清认识上的偏颇,才能为相关的数据应用主体提供思想层面的指导,有效规避大数据德育应用的实践误区。

    •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京津冀高校联盟的系统模型与保障机制研究

      2024, 33(1):9-1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2

      摘要 (198) HTML (23) PDF 1.03 M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满足政产学研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诉求,对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高校联盟呈现层次多样、方向多维、理念明确等趋势,但建设层次、建设效果与现实需求仍存在脱节,运行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视角,基于联盟服务对象的诉求,构建了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京津冀高校联盟模型,重点分析了联盟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理,建议从顶层设计、管理机制、信息平台和文化融合等方面予以保障。

      • 0+1
      • 1+1
      • 2+1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2024, 33(1):17-2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3

      摘要 (199) HTML (35) PDF 856.58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 0+1
    • >工程教育研究与评价
    • 世界一流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建设——以欧林工学院为例

      2024, 33(1):27-3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4

      摘要 (157) HTML (24) PDF 869.15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全球工程教育引领机构,欧林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创新者为己任。为此,欧林工学院将“欧林三角”作为课程哲学,致力于在工程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教育和创业教育,将工程愿景变为创业技能是其课程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安排了模块化课程和实践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欧林工学院以雄厚的师资背景和“以目的为中心,多元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作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智力支持,从而确保课程有效开展。借鉴欧林工学院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可以从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支撑人才培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选拔具有创造力的“跨界”教师,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形成凸显教师工作轨迹的综合评价等路径,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 0+1
      • 1+1
      • 2+1
      • 3+1
    • 对标工程认证基本要求的毕业生设计选题探索

      2024, 33(1):36-4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5

      摘要 (152) HTML (17) PDF 702.40 K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关键环节,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以重庆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某毕业设计选题为例,基于该选题的背景与目的,对该毕业设计的关键内容、任务要求与传统毕业设计进行对比,并对其不同点进行剖析。以该毕业设计工作内容为基础,对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项基本要求,对该毕业设计的各重要环节进行了对应解析,分析了各环节相关工作以及能力提升与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基于过程分析结果,构建了毕业设计能力培养与工程认证基本要求的关系图谱。以期通过建环专业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对标工程认证的基本要求,为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力提升提供思路与途径。

      • 0+1
      • 1+1
    • >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
    • 基于“四轮驱动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 33(1):44-4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6

      摘要 (146) HTML (15) PDF 1.48 M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本科阶段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学科竞赛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学科竞赛+课程建设+大创项目+制度保障”四轮驱动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多层次、递进式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能够有效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促使人才培养质量从“单一型、封闭型、知识灌输型”向“复合型、开放型、能力创新型”转化,真正树立起开拓创新的科学理念,最终达到“知识和技能传授”与“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

      • 0+1
      • 1+1
      • 2+1
      • 3+1
    • 校企合作模式下理工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4, 33(1):50-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7

      摘要 (168) HTML (28) PDF 1.34 M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科技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成为高校与企业间构建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产教深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理工类高校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点,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以山东建筑大学第二课堂制度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特征与改进方向,介绍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多元主体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教育培养方式改革,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得到多元化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多元主体校企合作双创模式初见成效。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和实践探索将为理工类高校双创教育建设提供借鉴。

      • 0+1
      • 1+1
      • 2+1
    • 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践模式探索——以BIM技术课程为例

      2024, 33(1):58-6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8

      摘要 (145) HTML (32) PDF 1.20 M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我国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作为交叉学科,更应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BIM作为工程管理教学内容的新课程,现阶段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考核方式局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强、联系行业实际不足等问题。文章将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其他BIM教改方案进行对比,通过揭示大学生创新项目实践的实际意义与动力因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项目解决BIM技术教学问题的适用性和作用机理,指出大学生BIM创新项目的实践模式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前期准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方案可视化交互的相关教学中,使BIM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0+1
      • 1+1
      • 2+1
    • >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
    • 从链条到生态——浙江大学建筑学系的数字化课程体系改革

      2024, 33(1):67-7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09

      摘要 (180) HTML (29) PDF 1.83 M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带来的挑战,数字建筑教学的系统性及其与传统设计教学的关联性日益凸显。浙大建筑学系自2021年起,实行了以数字建筑课程生态建设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主要针对数字建筑课程的递进式教学内容,并强调其对传统设计教育中理性思维的辅助及延伸作用,形成了纵向完整的课程链,并横向与核心设计课程产生有效关联,初具成效。在此背景下,文章总结并探讨了该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内容结构框架及课程间的关联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五强一化”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4, 33(1):76-8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0

      摘要 (174) HTML (19) PDF 3.56 M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
    • “两性一度”指向下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建设探索

      2024, 33(1):85-9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1

      摘要 (154) HTML (26) PDF 1.72 M (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根据“两性一度”标准,确定了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在教学大纲重塑、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拔和考核要求等方面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以问题驱动为抓手、以基本概念为支点、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为拓展的荣誉课程特色。以连续方程四种形式及其与不同流动模型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内容,以虚拟仿真平台中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案例和现代流体测量技术进展综合性作业为典型,指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标准在课程教学内容、虚拟教学平台和学生学习产出中的要求体现,相关探索可为工科流体力学荣誉课程及其他力学荣誉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新兴交叉专业中融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BIM技术教学实践

      2024, 33(1):93-10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2

      摘要 (143) HTML (27) PDF 1.03 M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其人才缺失严重制约了建筑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而现有的BIM课程及教学体系主要面向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已无法满足国家、行业和市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建筑+城市”BIM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此,构建了面向BIM技术的教学平台,设计了面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BIM应用的综合教学方案,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国家一流专业进行了教学实践,学生课程体验值较高,达到了提升BIM教学水平的目的,为同类专业在BIM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市政工程领域工程伦理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

      2024, 33(1):102-10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3

      摘要 (193) HTML (23) PDF 671.38 K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案例库构建是确保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首要环节,更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对工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基于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及水环境生态修复五个子领域,构建了市政工程领域工程伦理案例库。最后,通过案例库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馈,探讨了案例库建设的价值所在。市政工程领域工程伦理案例库的建设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师生双向互动频率,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能力。因此,这对提高市政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 0+1
      • 1+1
    • 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竞赛的分析与思考

      2024, 33(1):109-11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4

      摘要 (149) HTML (35) PDF 2.37 M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是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最高层次、最为规范、最受认可的一项设计竞赛。以2005年—2019年的竞赛获奖名单为样本,根据教学发展过程与城市设计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将竞赛历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对竞赛的总体获奖情况、获奖院校的地域分布与院校类型特征、设计竞赛与获奖作品的主题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与交叉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其变化发展趋势。基于分析结果的思考,认为我国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坚持开放融合,共促共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引入研究的设计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成果评估方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

      2024, 33(1):120-12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5

      摘要 (137) HTML (20) PDF 719.88 K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旨在将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并推广应用。顺应国家战略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结构抗震设计的课程特点,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探讨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典型结构分析软件的引入、课程大作业的设计、试验项目的选取、考核方式以及教研试验平台的建立和利用等教学改革措施,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实施步骤,列举了在理论知识、工程应用、创新思想和专业素质方面的收获和启发,验证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 0+1
      • 1+1
      • 2+1
    • >高校管理与思政教育
    • 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2024, 33(1):128-13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6

      摘要 (185) HTML (29) PDF 696.72 K (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策略。实践表明,工程伦理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促进,可有效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 0+1
    • 课程思政视域下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以鲁东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硕士课程教学为例

      2024, 33(1):134-14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7

      摘要 (174) HTML (31) PDF 784.49 K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亟需建立完善的教学案例库。本文研究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土木工程领域)校企合作教学案例库建设,主要包括案例库的总体框架、案例库主题方向和素材来源、案例库共享机制等内容,旨在为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相关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和实践指导。

      • 0+1
      • 1+1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课程思政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4, 33(1):142-15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8

      摘要 (171) HTML (45) PDF 1.38 M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析国内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发展,以2017—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课程思政相关文献为样本,借助计量学软件CiteSpace提供的知识图谱,对文献特征、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课程思政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跨机构合作程度低,跨学科对话不足,领域研究主要围绕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价值意蕴、建设路径、学科实践和评价体系5个主题。从发展趋势上看,智能时代课程思政特色化体系建设和学科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构建对标“一流课程”建设要求的课程思政设计理论与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未来应在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同时,促进课程思政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 0+1
      • 1+1
      • 2+1
      • 3+1
    • 土力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

      2024, 33(1):151-157.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19

      摘要 (174) HTML (22) PDF 1.01 M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 0+1
      • 1+1
    • 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途径探讨——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

      2024, 33(1):158-16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1.020

      摘要 (173) HTML (22) PDF 1.87 M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教学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工作。由于工学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是目前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工学类专业课程知识点往往立足于力学原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是易被忽视的重要思政“宝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从哲学思维、美学、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有效融入途径,可为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