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3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数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王瑞雪
    2024, 33(5):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1
    [摘要](129) [HTML](30) [PDF 1.11 M](180)
    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的总体布局中,技术驱动教学升级、信息赋能教育改革的“科技+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智化发展,帮助高校及时全面地掌握动态信息,客观准确地评估教育发展现状和水平,对开拓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书写教育全方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文章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化数值型数据库,结合高校特色和时代特征,以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性的大数据库为推动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教育”视域下具有信息采集、数据处理、质量分析、评价决策、评估预测和风险预警六大系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并通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进一步解决敏感数据、安全管理等问题,最终建立结果运行机制,为教育质量常态监测、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高校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发挥监测平台诊断、改进、引导功能,精准服务高等教育从“有质量”迈向“高质量”。
    2  “国优计划”实施的动因、举措与挑战
    段世飞,仲淑涵,吴舒怡
    2024, 33(5):9-20.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2
    [摘要](87) [HTML](17) [PDF 682.02 K](117)
    摘要:
    “国优计划”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开拓了新局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优计划”回应了我国目前缺乏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高质量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科学教师供需两侧结构性失衡等现实困境,同时也面临研究生能否得到多重保障、高水平高校与师范院校在联合培养中如何各司其职、试点高校能否落实遴选标准等挑战,在未来实施过程中需要总结既有经验,及时跟踪实施结果,加强学术研究上的支持。
    3  “国优计划”: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邹红军,王金妮
    2024, 33(5):21-2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3
    [摘要](85) [HTML](25) [PDF 610.26 K](100)
    摘要:
    《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出台是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政策机遇,推动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教师教育的提质和科学教育的优化,是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有力举措。由于“国优计划”的突破性与创新性较强,政策实际施行过程中在研究生从教意愿、双学位多导师模式、“订单”培养教师地位和待遇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通过增强学生教师职业认同、调动合作院校协同育人、提升用人单位优师观念等路径进一步优化政策内容,有助于保障“国优计划”实施效能,实现高素质中小学科学类教师培养的政策使命,促进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4  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下我国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结构发展研究
    徐惠儿,李守德
    2024, 33(5):29-3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4
    [摘要](71) [HTML](13) [PDF 635.99 K](248)
    摘要: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深刻影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国际工程造价人才是建筑业推进智能建造和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从算量计价的局部管理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控,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从单一走向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以产业结构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演化发展分为4个阶段,探讨各阶段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特征并进行经验总结,为培养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出建议。
    5  新文科建设理念下地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融合发展思路与实践
    汤勇,孙倩
    2024, 33(5):40-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5
    [摘要](71) [HTML](25) [PDF 1.31 M](173)
    摘要:
    新一轮新文科建设提出“强化价值引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等要求。受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限制,工程管理专业融合中培养定位和目标不清晰,技术与管理同向发力程度不深、协同度低,技术体系零乱且技术能力欠缺,对接岗位需求程度不深,产教融合机制不全等问题普遍存在。结合工程管理领域信息赋能趋势,形成地方高校工程管理“一类导向”“三项技术协同”“三大领域融合”“五大要素优化”的融合发展思路,即坚持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推动管理和行业技术协同、管理和信息技术协同、应用实践和智慧教学技术协同,促进行业企业真实项目与课程融合、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与师资队伍融合、行业企业设备条件与校内教学资源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和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以湖南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为例,紧扣专业融合发展思路,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找准工程学与管理学培养范式交叉融合点、深化以BIM技术总揽的课程模块改造、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深度对接企业、夯实师资队伍等举措实现专业融合发展,试图为地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提供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借鉴。
    6  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跨专业+菜单化”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昭俊,孟琪,刘蕾,展长虹,杨达,王常海
    2024, 33(5):49-5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6
    [摘要](59) [HTML](14) [PDF 782.01 K](91)
    摘要:
    为了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团队针对多专业缺少沟通、建筑环境物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和建环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学和建筑物理(声、光、热)课程组成的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为平台,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建筑环境物理课程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融合不同专业背景教学团队,聚焦不同专业本科生需要获取的知识点,研究了“跨专业+菜单化”培养模式,将建筑环境学与建筑物理(声、光、热)的授课内容整合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可对每个课程中的模块内容进行学习,避免了内容的无效重复。以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学概论、建筑环境交互原理、建筑物理(光)四门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新培养模式的理论教学内容重构,包括将不同专业理论课程贯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贯通。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7  基于“产研融合”工程类研究生学术与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王涛,周国庆,高柳,陈拓,李瑞林
    2024, 33(5):56-6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7
    [摘要](56) [HTML](15) [PDF 1.57 M](109)
    摘要:
    “十三五”以来,我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数量剧增,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大幅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工程生产实践能力较弱,到用人单位后短期内无法融入企业生产,严重阻碍了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为此,系统总结了单一高校模式在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生产实践、指导政策等方面的局限性,剖析了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协调与合作、课程质量与一体化问题;围绕培养机制与融合模式、学术科研与生产创新、基地共建与运行机制,提出了“产研融合”提升路径的构建思路及实施路线;最后总结分析了课题组“产研融合”培养模式初步建设成效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提升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学术与生产能力培养质量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8  研究生岩土工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课程混合课程建设探索
    仉文岗,陈志雄,丁选明,周航,肖杨
    2024, 33(5):64-69.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8
    [摘要](46) [HTML](14) [PDF 527.10 K](138)
    摘要:
    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包括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形态的改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岩土工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展了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为目标的改革与探索。针对岩土工程研究生群体新兴学科素养和信息化水平不足、高水平科研论文产出较难、科研产出单一、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学术获奖较少等问题,课程着重开展了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培养成果多样化四个方面的创新。课程采用国外知名教授全英文线上授课和线下授课结合的形式,结合科研项目、实践项目等加强研究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并引入“过程测验”重点关注研究生的能力提升情况。实践证明,通过混合课程的建设,研究生科研素质与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课程建设获得了多方面的培养成果,有效推动了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
    9  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李艳,刘泽军
    2024, 33(5):70-7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09
    [摘要](63) [HTML](12) [PDF 787.97 K](166)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机制、课程思政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多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一体化教学助力学生完成了“知识、实践、能力”的转化,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建设中,彰显课程育人新理念,构建了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10  多元媒介背景下当代建筑教育发展研究——以建筑设计5课程教学为例
    俞天琦,宋铭
    2024, 33(5):77-8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0
    [摘要](56) [HTML](15) [PDF 2.35 M](83)
    摘要:
    当今社会已步入媒介化社会,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借助媒介展露。多元媒介的发展为媒介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在媒介与教育的互动进程中,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反馈等都发生了全新变革。以建筑学本科四年级专业设计类课程——建筑设计5为例,对教学团队开展的抛锚式、情境化、数据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阐释了在多元媒介背景下,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新时期,建筑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多元媒介的正向作用,探究适应媒介社会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突出建筑专业特色,实现“教-学”与媒介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向新生。
    11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为例
    潘毅,赖馨粤,林拥军,郭瑞
    2024, 33(5):85-9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1
    [摘要](62) [HTML](13) [PDF 1.56 M](270)
    摘要:
    新工科背景下,对土木工程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而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新工科对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针对目前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依托学科竞赛,提出“以竞赋能,以赛促教”的教学方法。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为例,从模型建立、模型深化、模型分析3个阶段,以竞赋能,探索学科竞赛对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在竞赛中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应用和延伸,提升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以赛促教,分析学科竞赛对教师专业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实现途径。学科竞赛与教学融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基于竞赛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组建教学团队 ;结合实践课程教学 ,将竞赛与生产实习、教学试验、毕业设计进行融合,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依托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平台,将“以竞赋能,以赛促教”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12  融入人工智能的土木水利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马帅鸽,张平
    2024, 33(5):94-10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2
    [摘要](42) [HTML](14) [PDF 826.48 K](115)
    摘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部署,积极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及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建筑类教育与时俱进。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为目标,选取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融入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中,针对土木水利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不健全、师资队伍匮乏等现状,设计出契合人工智能发展的土木水利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规划了人工智能和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和实践了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建设交叉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通过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课程体系建设的“精密耦合”,以期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组合创新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结合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将人工智能与专业课程交叉融合的能力,通过建立长期的持续的能力提升计划,为人工智能与土木水利硕士专业的交叉融合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13  基于教育与研究双重属性的“三位一体”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博,吴涛
    2024, 33(5):102-10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3
    [摘要](43) [HTML](13) [PDF 559.71 K](88)
    摘要: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针对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与本科课程同质化、部分内容与本科课程重复、与课程相关的前沿理论或技术介绍较为零散、授课模式单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不够、课程思政缺少系统设计等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专业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为例,具体分析了课程内容设置与授课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目标;基于教育与研究双重属性,提出了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原则,按照课前自学内容、课堂教师主讲内容、补充内容三部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明确了课堂授课重点与难点内容,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与目标,并建议了每部分内容的授课学时;为锻炼与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学生主讲+集中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课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内外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及以“学术情怀与科研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方法,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或方法;最终,构建了“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价值追求”“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同类工科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参考。
    14  城市设计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李敏稚,刘奕宏
    2024, 33(5):109-11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4
    [摘要](49) [HTML](15) [PDF 2.33 M](114)
    摘要:
    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为培养优质人才和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城市设计学科具有整合与协同的特点,在指导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面临发展目标不清、体系混杂和标准不一等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城市设计教学立足于传统建筑学科优势,坚持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为目标,历经二十余年的建设和改革,创立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体系。建筑设计(五-六)(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作为其中的核心课程,以拓宽专业基础和深化实践研究为改革路径,构建了“高阶国际合作+多学科协同+学研产一体”的设计教学模式,在城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成效。通过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计划与建设效果等,以期为城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5  “建筑技能大师工作室”赋能乡村振兴模式实践探索
    周彝馨
    2024, 33(5):119-126.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5
    [摘要](48) [HTML](15) [PDF 2.57 M](94)
    摘要: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德国包豪斯工作坊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而高校的“建筑技能大师工作室”针对“工作坊”的不可持续性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意见,成为包豪斯工作坊2.0模式。以华南农业大学“广府古建筑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案例,结合该工作室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实践,探索“建筑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特色之路。工作室在包豪斯“工作坊”体系的基础上改进,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贯彻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运用“以行促学,学科融合,扎根乡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高度结合,促进建立特色教学体系;开拓本校建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的新研究领域;通过不断实践培养熟悉乡村振兴的创新型人才。教学达到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回馈社会的教学效果,建立起高校学科与外部系统的联系,培养多学科交叉型人才,学院式研究与科普公益工作相结合。
    16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国建筑简史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认知与解析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彭鹏
    2024, 33(5):127-13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6
    [摘要](40) [HTML](13) [PDF 1.33 M](116)
    摘要:
    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沉浸式感受古代城市空间的真实状态。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和数字媒体,认知主体永远处于媒介之外,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相对间接。虚拟仿真技术是以现存实物为骨架,虚拟古代建筑格局的原貌、改变过程和缺失之处,将虚拟实验与传统课程相结合,能够做到教学的“虚实结合”,实现“沟通古今”。以虚拟仿真实验在中国建筑简史教学上的探索性实践为例,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价值,评估了其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的优越性,反思了在当前课程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若干问题。
    17  土建类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场景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大学为例
    向鹏成,李泓霖
    2024, 33(5):135-14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7
    [摘要](59) [HTML](16) [PDF 610.78 K](108)
    摘要:
    自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各大院校积极投入对学生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同时,随着我国从“工程大国”逐步迈向“工程强国”,建筑行业对土建类专业高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毕业生的非技术能力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但由于非技术能力具有实践性强、灵活性高等特点,各高校对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缺乏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响应我国“工程强国”的复合型工程人才需求,在分析土建类专业非技术能力实践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大学实践经验,对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基于全过程场景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非技术能力,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满足“工程强国”的要求。
    18  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的建设与思考
    王智德,江俐敏,胡静,夏元友,谢全敏
    2024, 33(5):142-148.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8
    [摘要](43) [HTML](14) [PDF 600.73 K](101)
    摘要: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一门为补充岩石力学理论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岩石力学公共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为例,从该课程开设背景和目的出发,阐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构建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实验课程教学建设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课程教学后期建设需完善的几个要点。结果表明,该实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可行,建设成果能较好地应用于研究生课程的具体实践,能较好地提升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19  建筑环境学自主研究进阶与能力培养提升
    张雪研,陈滨,汪靖凯,吕阳,都佳
    2024, 33(5):149-15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19
    [摘要](48) [HTML](12) [PDF 1.31 M](114)
    摘要:
    建筑环境学课程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学课程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从“以教为中心”向“学以致用”转变。通过归纳近20年学生自主选题情况、研究对象类型、相应研究方法、实验仪器分配与更新变化等,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发现随着实验仪器测试参数及记录功能的完善,自主实验研究的选题范围逐渐扩大,50%以上的学生选择探究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综合环境变化特征,并给出原因解析;100%的学生采用非单一研究方法开展课程自主研究。该研究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室内外环境调控的机理、目的和手段,培养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从事工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优化各章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自主实践研究过程考核的挑战度,继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知识、能力、专业素养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的合格人才。
    20  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杨晶,白雨,邓美林,刘宏,牛玺荣
    2024, 33(5):155-161.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0
    [摘要](47) [HTML](13) [PDF 700.43 K](185)
    摘要:
    作为大多数工科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力学知识,具备将基础力学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时代对掌握坚实力学基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课堂吸引力不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于当下材料力学课堂中。因此,开展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目标且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背景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该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知识模块重组,将实际问题与工程案例引入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探索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实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人才培养目的。
    21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现状与对策
    倪国栋,周乾弟,李宗波,张婷婷,张琳
    2024, 33(5):162-172.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1
    [摘要](43) [HTML](16) [PDF 658.31 K](155)
    摘要:
    研究生导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群体,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导师面临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这不利于导师身心健康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了全面掌握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压力状况,有针对性缓解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压力,避免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压力、科研压力、指导压力、角色压力和制度压力五个维度开发了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的测量量表并编制了调查问卷,基于421个样本数据对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对高校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总体水平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导师总体工作压力水平介于中度压力和较大压力之间,五个压力源的压力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制度压力、科研压力、指导压力、教学压力和角色压力;对于不同性别、年龄阶段、身份、职称、工作年限、学科领域和高校类型,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在不同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从建立缓解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的有效机制、提高研究生导师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和关注重点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工作压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缓解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22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以土力学课程为例
    朱正伟,马一丹,李茂国,卢黎,卢谅
    2024, 33(5):173-185.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2
    [摘要](62) [HTML](16) [PDF 785.44 K](128)
    摘要: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土力学课程为例对两个年级600余名本科生进行了两次教学试验,设计专门的教案,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课后学生开放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第二次实验比第一次更成功;在专业课程中融合学习一定的思政内容较为必要,同时注意融合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思政方面有更多的收获,需要在教师身上下功夫;虽然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是良好课程思政效果的充分条件,但是教学效果与课程思政效果呈正相关;案例的设计需更加契合思政元素的内涵。从课程、教师、学生、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23  “四史”教育融入建筑物理课程的路径探索
    谭旖旎
    2024, 33(5):186-194.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3
    [摘要](40) [HTML](12) [PDF 2.15 M](89)
    摘要: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以建筑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究“四史”教育融入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方法,建立价值观塑造、理论讲授、能力培养的育人路径。将“四史”教育纳入建筑学专业课程,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要求出发,明确“四史”教育主线,确立“四史”教育目标;其次,组建教学团队,打破专业壁垒,做到各科之间交叉互补,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凝练出课程四大“四史”教育主题:艰苦奋斗夯筑兴国之基、“十四五”规划笃行向未来、红色文化为百年铸魂、改革开放聚发展之力,从不同角度遴选出一批典型的、本土化的“四史”教育案例,结合地方资源共建实训基地,打造“四史”教育的“第二课堂”;最后,运用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法、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将“四史”教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升育人深度。多措并举、多课共谋、多方联动,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课程思政体系,做到“四史补充思政、思政反哺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4  从目标达成角度探讨工程专业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基于乔纳森建构学习环境模型的实践
    王慧
    2024, 33(5):195-203. DOI: 10.11835/j.issn.1005-2909.2024.05.024
    [摘要](33) [HTML](13) [PDF 766.81 K](89)
    摘要:
    既有工程教育体系缺少科学技术“价值理性”方面的教育,高校教师无论在思想还是行动上都存在工程教育与价值目标脱钩的情况。虽然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工程伦理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具体的内容范式,但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尚未融入本国特色和文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乔纳森建构学习环境模型解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从目标达成角度探讨思政育人目标如何融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目标,并逐层拆解为课程育人目标,构建了面向产出的执行路径。以交通工程和路桥检测技术两门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专业课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