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主  编:赵修渝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邮政编码:400044
电  话:023-65102306;023-65111861
电子邮件:shekexeb@cqu.edu.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5831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023/C
邮发代号:78-129
单  价:10
定  价:120
民国时期自行车与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投稿时间:2023-12-08  修订日期:2023-12-08
关键词:自行车  近代交通 社会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邮编
陈晋文* 北京工商大学 100048
摘要点击次数: 172
全文下载次数: 0
摘要:
      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先进技术的西方消费品纷纷进入中国。西方先进的新式交通工具传入我国后,不仅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旧式交通工具的主导地位,也带来了传统社会观念与消费风尚的潜移默化的变化。自行车传入中国后,国人最初的心态是拒绝、疑惧,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开始接受、仿制,随后则是普及与流行。自行车在城市的接受,使其成为城市中上等阶层较为常见的代步工具,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随着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而流行,城市这种交通工具的流行,不仅在于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方便,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效应。那些有能力消费的社会阶层和相关部门,把自行车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自行车也被有限地投入公用,成为邮差等部门的交通工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自行车的进口,带来了国内自行车民族工业的发展,尽管这种产品仿制的成效在外来自行车的冲击下依然艰难。西方先进技术的器物的进口,产生的文化冲击效应是非常直接的,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冲击,改变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与新的行业的兴起,而且带来深层次的变化。这种消费品的供给,满足了经济发达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影响。自行车可以视为一种物质文化的符号,在其传播过程中,自行车从奢侈品到逐渐融入日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这种西来的交通工具最后倒成了中国人特别喜爱的交通工具,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演变的缩影。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